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也逐渐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而在农村人口比例仍然居高不下的今天,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过程中,村官能力建设的侧重点也在改变。 村官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对农村发展的方针政策是否得到落实,同时也关系到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因此,对村官在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能力建设无论是对农村的社会治理,还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治理问题的变迁与各时期对村官能力的不同要求,得出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对村官能力建设的历史经验,结合在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对村官能力建设提出的新挑战,为推进村官能力建设提供了参考。为了突出研究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文章通过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某镇作为个案研究,尽可能在农村一线调研所获得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查找当前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村官能力提升所存在的问题,包括村官年龄结构偏高、学历层次普遍偏低、理论素养的缺失、法制观念的淡薄等方面的原因。并从培训制度的不健全,村官能力建设制度不完善,村官自身重视不足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当前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影响村官能力建设的原因,进而从提升自我认识和觉悟、组织科学有效的培训以及建立有效的村官考核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对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村官能力建设的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