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纠正言语行为,与主张合作、维持礼貌的社会目标相反,本质上是一种面子威胁行为。本文从礼貌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研究中美大学生关于纠正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倾向。调查采用口语语篇填充测试问卷的形式,共十个问题,包含了社会变量如社会距离、社会地位、行为的难易程度,个人变量如性别、年龄。在参与本次调查的60名受试者中,有三十名中国籍汉语母语者,以及三十名美籍英语母语者,均为年龄在十八到三十岁之间的在校大学生。在参与者的所有回答中,作者归纳了二十一种纠正策略,分为四种直接纠正策略,十六种间接纠正策略,以及一种不作为策略。结果表明两种语言之间的纠正策略既存在着共性也存在差异。第一,在两种语言中,纠正言语行为均一般由起始语、中心行为语、辅助说明语组成,其中中心行为语为不可缺少部分。第二,中美大学生均大规模采用了间接纠正言语行为以及表示质疑、解释和缓和语气的策略。美大学生使用间接策略的频率高于中国大学生。第三,社会因素如社会距离、社会权利、行为的难易程度以及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都对纠正策略的选择有影响。其中,社会距离,社会权利对美国大学生影响更大,而性别差异对中国大学生影响更大。这些特点展现了纠正言语行为的特征,也部分支持了文化变异的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