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自愿公众人物隐私权和新闻自由的冲突与协调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marsx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新闻媒体充当了舆论信息中介者与主导者的角色,是信息传播、人民监督的重要工具。此外,人是具有社会性的,长期处在集体中的人类往往习惯性地打探、讨论他人的私隐。一些新闻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常常有意无意间满足了人们这种习惯。当普通大众偶然地参与到某件意外发生的影响较大的事件中时,他们隐私权被新闻媒体侵犯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隐私权是作为人格权的一种受到保护的,而新闻自由则是实现言论自由的重要手段,两种权利是属于同一位阶的,因此价值位阶不能作为二者冲突时明确哪一方应该让步的依据。那么,新闻媒体究竟可不可以毫无顾忌的报道个人的私隐?当人们的隐私被公之于众的时候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追根究底就是一个问题,在新闻自由和隐私权之间我们应该怎么权衡。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围绕非公众人物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关系进行探讨,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分析二者产生冲突的原因并且尝试就此提出解决方案。引言部分主要通过两个新闻事件来叙述选题的原因。正文主要从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对非自愿公众人物隐私权和新闻自由进行概述,在对相关概念有较为准确的理解的基础上再对问题进行研究。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对非自愿公众人物隐私权和新闻自由发生冲突的几种表现进行归纳总结。二者的冲突首先体现在新闻采访当中,使用不同的采访方式时没有掌握好合法的边界,或者为了采访使用了不恰当、过激的手段。其次,二者的冲突还体现在新闻报道当中。最常见的侵犯隐私权的方式就是在报道中未经当事人同意透露了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并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第三、四部分是本文的侧重写作的部分。第三部分剖析了非自愿公众人物隐私权和新闻自由冲突的三个方面的原因,包括本质上的、法律层面的以及现实原因。第四部分为本文的重点,根据第三部分产生冲突的原因并结合国外主要的三种解决模式提出适合中国的解决办法。结语部分重申平衡非自愿公众人物与新闻自由冲突的重要性,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最后的梳理和总结。
其他文献
汽油车尾气后处理装置的耐久性对降低有害物排放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围绕三效催化剂(TWC)的老化及其失效机理开展研究工作,从热老化和油品质量导致失效两个方面进行模拟试验,
挥发性有机物(VOCs)危害环境与人体健康,消除空气中的VOCs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VOCs的去除方法中,催化氧化方法因为其无二次污染,以及对低浓度VOCs良好的去除效果,是处理方法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写字楼建设所处的房地产行业也慢慢呈现出商品化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其大量的资金投入也推动了投资融资评价成为写字楼理想建设中不可回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前正在经历自身发展转折的关键时期,面临这一时期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传统招标代理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环境变迁带来的冲击。一方面,当前国家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受其发展的影响,在规模和研究力度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文章基于对我国思想
钒基催化剂是目前我国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等固定源脱硝的主要催化体系。本论文研究了高比表面二氧化钛载体对催化剂的活性促进机理,并利用助剂钼制备了一系列性能优良的钒钼
本文研究了城市物流配送中包含三个约束的车辆路径问题:现实中企业往往有多个配送中心联合送货,合理分配配送中心对顾客进行服务能有效降低配送成本,可抽象为多配送中心约束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愈发密切,而在食品行业中,常会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出于部分技术性目的,向食品中添加某些物质,即我们熟知的添加剂,
卟啉具有独特的大环共轭结构,其在物理、化学及医学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液晶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功能研究是当前十分活跃的领域,卟啉是一种共轭大环化合物,是已知自组
本文从实地考察、资料调研和图像分析入手,探究留存的始兴曾氏宗祠雕刻形态的艺术特征,挖掘其文化特质,为始兴曾氏宗祠传统雕刻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指出始兴曾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