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氟尿嘧啶—纳米炭微粒缓释系统治疗小鼠肉瘤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entla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氟尿嘧啶—纳米炭微粒缓释系统治疗小鼠肉瘤的实验研究 纳米炭是指粒径在10—1000nm范围的纳米级活性炭微粒。当活性炭粒子直径降到该纳米级后,会获得一些特殊性质,具体表现为:粒子表面积剧增,可达1480m2/g,吸附能力大大增强,稳定性大大提高,因而具有功能性缓释性;淋巴趋向性;局部滞留性;制剂可吸附于肿瘤表面;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本研究充分利用其以上特性,将纳米炭作为药物载体携带化疗药物而制成具有淋巴靶向性的药物缓释系统,将化疗药物运至瘤区后持续释放,在局部达到有效浓度并维持一定时间,以减轻对全身的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指数。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氟尿嘧啶纳米炭缓释系统用于小鼠S180肉瘤移植瘤模型瘤内局部给药的抗肿瘤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通过观察氟尿嘧啶纳米炭缓释系统在小鼠S180肉瘤移植瘤模型局部给药后的移植瘤及外周血内的药物浓度—时间变化,比较其移植瘤内与外周血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同时比较其与单纯氟尿嘧啶瘤内用药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组间差异,证实该系统治疗实体肿瘤的高效低毒作用,第三部分我们旨在将前两部分得到的研究结果,应用现代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编程,建立可供参考的小鼠瘤内给药的数学模型,模拟小鼠瘤内给药的药物释放规律,得到一定用药剂量下的血药浓度及瘤内药物浓度,预测该剂量下的全身毒性和治疗效果,由此合理掌握用药剂量,构建从动物模型到人的临床应用的桥梁。具体方法及结果如下: 第一部分:氟尿嘧啶纳米炭缓释剂瘤内注射治疗小鼠肉瘤的实验研究 在该部分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建立小鼠S180肉瘤移植瘤模型的昆明小鼠80只,随机均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组,荷瘤模型对照组,氟尿嘧啶注射液静脉注射组,氟尿嘧啶注射液瘤内注射组、空白纳米炭混悬液瘤内注射组及氟尿嘧啶纳
其他文献
<正>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赛事。尤其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国民的体育意识进一步增强。但是,体育赛事
会议
中国与文莱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两国之间有着长期友好交往的历史。1 991年两国建交后 ,双方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开展 ,日益加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在调查分析目前高中生数学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导致高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主要原因,并具体探讨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途径方法:改变观念;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定理过抛物线y2=2px(p>0)对称轴上一定点M(x0,0)作一条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两交点的纵坐标为y1、y2,则y1y2=-2px0(定值).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区,该地区的资源极为丰富,文化也有悠久的历史。地理环境、气候特征、人口分布、经济结构等各个方面对该地区自然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振兴旅
继续教育是学历教育的一种延伸,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市场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是国内外继续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高校应逐渐将网络培训模式作为继续教育发展的
飞行乘务员是一种暴露于影响生殖健康的潜在危险因素的职业。不规律的轮班和时差反应会引起昼夜节律失同步伴有激素节律的改变。在飞行中,宇宙放射线可引起遗传损害导致自发
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是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的重要分子,已在多种肿瘤中检测到MMP-26的高表达,并发现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密切关联。为明确MMP-26在肺癌细胞系A549中
目的探讨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用于临床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宝鸡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5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我国位居第二的癌症“杀手”,全国每年至少有12万人被肝癌夺去生命。现有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不甚理想,研究开发抗肝癌的药物是我国面临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