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的挂牌成立,随着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的不断壮大,截至2013年年底,在中外双方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下,全球已经建立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20个国家(地区),来自不同国家的注册学员总计85万人之多。作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教育文化交流机构,孔子学院的主要任务是教汉语,但最终目的是通过汉语的学习,跨越语言障碍,使得世界能够更加真切的感受中华文化,了解中国,从而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东方运动风格特点,再加上功夫电影以及功夫明星效应使得中华武术深受外国学生的喜爱。然而,由于外部条件(人种、语言、地域以及风俗文化等)和内部条件(师资、教材、场地等)的限制,使得中华武术教学在国外的普及和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孔子学院除了教授汉语以外还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播,也是一个将众多汉语爱好者集结的重要场所,因此中华武术理应充分利用孔子学院平台的契机,进行推广和传播,同时中华武术在传播的过程中也能促进汉语的学习,因此在孔子学院设置武术课程百益而无一害。笔者通过在博茨瓦纳孔子学院一年的武术教学,对孔子学院武术开展状况以及博茨瓦纳孔子学院武术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通过和其他孔子学院进行对比研究,提出对策,使得武术在博茨瓦纳孔子学院得到广泛持久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孔子学院教学特点、教学时间、教学结构以及学生特点等几方面入手,探索武术教学在孔子学院的开展情况以及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等,并试图对中华武术在孔子学院文化传播中的作用重新定位,建立完整的操作系统和发展规划,使得孔子学院不再是一个只注重教授汉语的合作机构,同时也是一个推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协调者。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其他国家志愿者、博茨瓦纳孔子学院成年武术学习者、博茨瓦纳中小学学生、以及博茨瓦纳华侨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主要为了了解调查对象对武术的了解情况、学习情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等,从而将信息进行汇总,找出教学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从而使得武术课程能够在孔子学院长久有效的开展。结论:1、博茨瓦纳大学孔子学院武术课程虽然刚刚起步但孔子学院领导的重视以及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支持,为武术在博茨瓦纳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虽然武术课程的开展在博茨瓦纳孔子学院刚刚成型,但一经成立便吸引了博茨瓦纳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爱好者前来咨询和报名,说明武术深受博茨瓦纳人民的喜爱,武术的存在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3、虽然博茨瓦纳孔子学院存在师资力量缺乏,武术俱乐部时间固定和部分汉语课冲突,不能满足其余武术爱好者的需要等问题,但是并没有影响武术课程的实施。4、博茨瓦纳孔子学院武术课程尚不成熟,仍存在无固定的场所、器械单一、教师不固定、生源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5、武术在国外的传播依然存在传播途径单一、忽略武术文化、语言障碍、无固定形式等问题。6、学生对于武术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由于孔子学院机构的特殊性,学生年龄不均,所以教师在项目选择上仍有问题。7、博茨瓦纳孔子学院需解决武术教学场地、师资、教学计划等问题,同时武术教学资源(书籍、视频、器械)也有所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