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宁夏荒漠草原开展不同平茬方式对人工柠条林土壤水分及水量平衡的影响研究,确定宁夏荒漠草原柠条适宜的平茬方式,对该区生态文明建设,畜牧业生产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本实验以宁夏盐池县柳杨堡村荒漠草原5年生人工柠条林为对象,运用空间梯度代替时间梯度法,分别对宁夏荒漠草原人工柠条林未平茬带(WP)、隔一带平茬一带(G1P1)、隔两带平茬两带(G2P2)、隔三带平茬三带(G3P3)、隔五带平茬五带(G5P5)水分、植被、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5种平茬方式柠条林带对内带间土壤水分影响显著(P<0.05),且带间与带内土壤水分变化趋势相同。各月G3P3 土壤水分含量均高于其余平茬方式;垂直方向上不同平茬方式下0-200cm 土层土壤水分主要集中在60~100cm 土层,其中60~80cm 土层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土层(P<0.05)。(2)研究区5种平茬方式柠条林带间共出现19种植物,不同平茬方式对柠条林带间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3)柠条的日蒸腾速率,均在每日12:00~16:00内出现最高峰,日蒸腾速率最低峰出现在6:00-8:00及晚16:00-18:00,柠条在完全展叶期蒸腾量最高。(4)5种平茬方式柠条林带间带内土壤粒径组成都以粉粒和砂粒为主,5种平茬方式柠条林土壤粒度差异显著(P<0.05),其中G3P3柠条林黏粒及粉粒含量显著高于其余方式(P<0.05);分形维数D值大小排列带间与带内一致,为G3P3>G2P2>WP>G5P5>G1P1;不同平茬方式下柠条林带间与带内0-200 cm 土层土壤物理属性变化一致,不同平茬方式下柠条林0-200 cm 土层土壤G3P3平茬柠条林土壤理化性质最好;土壤干燥化现象在试验区内普遍存在,不同平茬方式只是在一定空间尺度范围内影响了土壤干燥化的程度。(5)各平茬方式柠条林蒸散量与降水量之比,在8月均小于1,说明整个8月降雨带来的补给可以满足林地蒸散发水分消耗。其余月蒸散量与降水量之比值多数均大于1,因此降雨带来的水分补给并不能完全满足林地蒸散发水分消耗。就整个柠条生长季节而言,蒸散量与降水量之比均大于1,说明在柠条林在整个生长季中对土壤水分的消耗略大于降水补给,这种不平衡状态会导致水分支出大于水分收入,长期以往会造成土壤水分的严重亏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