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广大农民的社会期待、经济能人的需要、以及传统绅治政治文化的影响,我国出现经济能人,其中一些登上村庄政治舞台,形成了经济能人担任村官情形下的村庄治理。该种治理以经营性理念发展本村经济,经济能人型村官一定程度上主导村治。它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政治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促进乡镇政府权责的转变,为农村治理提供了新的模式。然而,该种村庄治理也有消极影响,主要有五个问题:有的经济能人型村官专权腐败;有的经济能人型村官专注于私人事务;部分村“两委”关系更加紧张;存在产权或债权不清的隐患;部分经济能人型村官综合素质不高。鉴于此,有必要推进经济能人担任村官情形下的村庄治理走向善治,主要措施如下:保护经济能人型村官的积极性、把好村官准入关、扩大村民对村政的参与、构建对经济能人型村官的长效激励机制、加强对经济能人型村官的监管、提高经济能人型村官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