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辈交往是在同辈群体中进行的一种人际交往。由于同辈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极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因此,同辈交往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其影响有时甚至会超过教师和父母。大学生在与同辈进行交往过程当中,能够增强他们与人交往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性的学习氛围,从而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研究大学生同辈交往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同辈交往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广义的社会化概念是指个体掌握社会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成为社会成员或者社会部分成员的一个过程。其次,大学生同辈交往能够鼓励其学业进步,奠定大学生成功的基础。大学生能够在与同辈交往过程当中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共同寻求解决问题困难的方法和途径,这一过程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个体认知能力和促进大学生个人目标的实现。最后大学生同辈交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学校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方面。当前大学生同辈交往的总体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相对明确的归属意识,当代大学生进行交往过程中具有相对明确的归属意识,对一个大学生来说,能否形成良好的归属感,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其次是与同辈交往的迫切性。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对社会的参与意识增强,使其急于让他人了解和承认自己,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关心和尊重。最后是理想化倾向明显,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总希望交往对方能够完美,往往不能够容忍个人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点。根据笔者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进行访谈的总结归纳,当今大学生同辈群体中存在的交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同辈交往中存在警惕心理。过度的提防心理造成某些大学生不敢交往。当今社会、学校、家庭对竞争意识的过分强调,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比较强,个性强,好胜心强,往往希望各方面都能够超越别人,对其他人常常表现出提防心理和冷漠的心态。其次是同辈交往的功利目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向来是以感情为交往的媒介,应该以自我的提高,情感的交流为主要的目的。然而,在如今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时代,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和沉重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重人际交往的物质实惠。再次是同辈交往的退缩现象。积极与人进行交往是大学生同辈群体内部人际关系和谐的标志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当今大学生当中人际交往阻碍存在,影响了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最后,交往能力不足是当前大学生同辈群体中人际交往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除了良好的品质、相互投机的个性外,还需要必要的交往技巧。交往能力的不足是大学生同辈交往产生障碍的主要原因。解决大学生同辈交往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具体地说,首先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精神,大学生不仅要加强自我教育,而且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与人积极沟通的技巧。其次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同辈交往的管理和引导,争取家庭和社会教育机构的积极配合。学校和家庭必须保持密切联系,争取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同辈交往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