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自信观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N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首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提出了“四个自信”的战略布局和总体要求,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又进一步指出,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与文化担当,从而形成了习近平文化自信观。习近平文化自信观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当前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加强文化自信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是新时代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文化建设方略。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日益深入,文化在综合国力博弈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自信在国家文化建设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愈来愈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自信建设的新观点和新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化自信建设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习近平文化自信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建设实践的充分肯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积极认同,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大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习近平文化自信观的提出,肇源于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脱胎于对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伟大复兴征程中所缔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总结,并结合我国实际,对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在引领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进行了吸收和借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最新话语表达和指导原则,更是新时代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习近平文化自信观主要体现出人民性、民族性、传承性、包容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为“三个自信”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意味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与把握更加深刻和全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强大的引领作用,对于拓宽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指引人类文明沿着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道路不断前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习近平文化自信观,分析其学理依据和历史发展逻辑,诠释其理论价值与时代意义,探寻其主要内容、思想特征和实践路径,无论是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还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亦或是对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对山东科技大学机器人中心的深井救援机器人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针对国内落井事故频繁发生却没有专门的救援设备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了此课题。根据深井救援的实际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乳制品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乳制品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是,与此相随,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乳
1931年,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以武力强行侵占了中国东北,并于1932年3月以国家政权形式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此后,日本侵略者藉伪满洲国外衣,对东北人民不仅实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贸易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国均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各国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近年来我国旅游贸易虽然
纪念性建筑是一种古老的建筑类型,其灵魂可以说是情感的表达。在纪念性建筑情感表达中,最为重要的类型是哀悼情感的表达。纪念性建筑的哀悼情感表达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金字塔
采用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别对酪蛋白进行酶解,发现碱性蛋白酶水解酪蛋白的水解程度最大。当酪蛋白经不同的酶水解至相同水解度(DH)时,酶解物的分
认真研读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正在努力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习作大多以话题的形式出现,给师生自由的创造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但尽管如此,习作仍是学生
张天翼很早就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并以“左翼新人”的称号登上文坛,他善于暴露国统区的黑暗与腐败,《华威先生》曾引发了“暴露与讽刺”的讨论风潮。张天翼是左翼群
目的:探讨匐行性血管瘤(AS)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已确诊为匐行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女3例,男2例,平均年龄(18.60±4.98)岁,病程
目的检测大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随着排斥反应发生,不同时间外周血中自然杀伤(nature killed,NK)细胞计数的变化,初步揭示NK细胞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早期的作用。方法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