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专性寄生菌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ia)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小麦上常见的重要病害之一,常造成小麦产量的严重损失,实践证明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叶锈病的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小麦叶锈菌新小种产生,常导致小麦抗叶锈基因丧失抗性。因此,持续不断的发掘新的抗性基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本研究对从国外引进的573份小麦品种(系)材料,进行了抗叶锈性鉴定,并在此基础上对经鉴定表现良好抗性的材料进行了有效抗叶锈基因组成的分析。本研究为抗性材料的挖掘、抗性基因的利用与分布提供了依据,将对小麦抗病育种与叶锈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研究采用我国5个小麦叶锈菌流行生理小种THTT、THTS、PHTT、THKT、THKS的混合菌株,对573个国外小麦品种(系)材料的抗叶锈性进行苗期鉴定。结果显示,116个品种在苗期表现抗病,其中表现免疫的有7个品种,表现高抗的有60个品种,49个品种(品系)表现中抗。 2.将苗期表现抗病的材料移植于试验田,在成株期采用喷雾法接种5个流行小种的混合菌株,进行抗性材料的重复验证实验。结果显示,116个苗期抗性材料中,103个品种表现抗病,13个材料表现为感病。 3.对经鉴定筛选出的103个抗性材料,利用6个在中国表现有效抗叶锈基因(Lr9、Lr19、Lr21、Lr24、Lr38、Lr47)的8个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发现,23个品种中检测出抗叶锈性基因Lr9、Lr19、Lr24、Lr38,未检测到Lr21、Lr47。检测出单一有效抗叶锈基因Lr9的材料8个,含有Lr24的材料1个,含有Lr24、Lr38两个有效抗叶锈基因的组合材料12个,一个小麦材料还有Lr19和Lr38两基因,一个材料含有Lr9、Lr19和Lr38三基因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