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子书多非自著,《庄子》绝非一时一人所作,篇分内、外、杂亦是后人编辑的结果。今本三十三篇之《庄子》,乃为晋时郭象删定而成。自唐朝始已有学者怀疑其中有非庄子所作之文。时至今日,《庄子》一书的辨伪,仍是庄学界的热点。庄子的学术活动,概是起于公元前四世纪中期。古本五十二篇成形的最早时期,概为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为学之时。距《庄子》越近之古籍,所存《庄子》之文越真,研究《淮南子》之前的先秦子书与《庄子》的引文,并对其先后进行推断,无疑是探索《庄子》早期风貌的好方法。然迄今为止,全面研究《庄子》与先秦子书引文的论文或著作仍未问世。因此本论文通过搜集整理《庄子》与先秦子书的引文,比照分析引文异同,力图寻找《庄子》早期篇章的线索,为今后的庄学研究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和数据,亦可为相关子书的辨伪研究献上一份辅证。本论文主体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研究的现状、采用的主要方法,作简单介绍。第二部分:庄子其人其书。通过对庄子学术活动的主要时期,《庄子》篇目的流变,《庄子》内、外、杂篇的区分时期等问题的梳理,我们认为《庄子》中存在不同时期章节错编的情况,因此研究应当细化到章。第三部分:引文研究。对《庄子》与《老子》、《文子》、《淮南子》、《列子》、《鹖冠子》、《荀子》、《韩非子》、《慎子》、《邓析子》、《尹文子》、《公孙龙子》、《管子》、《吕氏春秋》、《尸子》等书的引文进行比照分析,考察引文特点,并对有迹可寻的引文之早晚作出推断。第四部分:结语。在前文考证的基础上,按照郭象本三十三篇的顺序,列出《庄子》各篇早出或晚出的引文。据前文研究,我们推断出《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至乐》、《达生》、《山木》、《田子方》、《知北游》、《庚桑楚》、《则阳》、《天下》等十五篇含有比较可信的早期引文,《外物》、《寓言》、《盗跖》、《说剑》等四篇中含有晚出引文,《秋水》、《天地》、《徐无鬼》、《让王》、《列御寇》等五篇中出现早、晚期引文掺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