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经贸合作区建设对中非贸易与投资的影响研究

来源 :新疆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的大背景下,面对国际经济格局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国际经贸合作方式创新层出不穷。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一种新型的经贸合作模式,具备扩大对外投资、增加东道国就业和税收、提升东道国技术水平等功能,投资国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获得更加高效的资源配置率,填补了传统经贸合作方式的不足。我国从2003年开始对外投资筹建境外经贸合作区,由于借鉴了我国经济特区和自贸区的成功经验,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发展初期就避免了很多弯路。近年来,面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产能合作构想提出的发展新要求,境外经贸合作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中国已在46个国家建有境外经贸合作区共计113个,遍布世界五大洲,主要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和非洲国家,成为中国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实现战略布局的重要平台之一。非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区域,也是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数量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中非经贸合作历史悠久,上世纪90年代,中国企业在非开展投资建设过程当中,就出现了境外经贸合作区的雏形。2006年,中国商务部正式牵头引导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制定了关于资金和税收的支持政策。同时,非洲营商环境也不断优化,中非经贸合作区开始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至2018年,中国已经在17个非洲国家建设了2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和参与“一带一路”及中非工业化合作战略对接的重要平台。中国在非洲的经贸合作区建设迅速,数量规模不断发展,为非洲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促进了中国对非洲的贸易与投资的发展。随着中非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和运营,建设成效逐渐显现,但其发展质量、经济效应及发展面临的问题也逐步引起重视,急需进行深入研究并解决,尤其是与对传统的中非贸易、投资模式相比,中非经贸合作区是否促进了中非贸易和投资的高质量发展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沿循和梳理现状、分析问题、实证分析和对策建议的思路,以中非经贸合作区与中非贸易投资发展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中非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基础和建设发展的现状特点,在梳理现状的基础上从直接促进投资、促进招商和为非洲国家吸纳建设投资三个方面定性分析了中非经贸合作区的投资效应,从帮助非洲国家扩大出口、扩大我国出口市场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三个角度定性分析了中非经贸合作区建设的贸易带动效应,同时,基于中非经贸合作区现在面临的困境,探讨了中非经贸合作区建设和运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中非经贸合作区的建设顺应了我国宏观战略布局和非洲工业发展战略的需求,对我国企业的在非直接投资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积极效应,同时也提升了东道国的资源和劳动力的利用率,进而促进了东道国的出口贸易,拓宽了我国的出口贸易市场,扩大了市场影响力。但是合作区在建设也存在政策对接欠佳、文化适应度较低、引资效应不稳定和产业特色不够明确等方面的不足,对于提升中国对外投资和贸易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作用有待提高;为进一步验证中非经贸合作区建设对于中国对非投资和和贸易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应用两个拓展的引力模型,分别用以验证中非经贸合作区对中国输非贸易额和投资额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非经贸合作区显著促进了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间接的不显著的促进了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贸易;本文最后结合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从宏观角度——优化中非经贸合作区的相关对接政策体系、效率提高角度——扩大中非经贸合作区的贸易效应和投资效应、高质量发展角度——促进中非经贸合作区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角度给出了对策建议。认为:中国应当与合作区东道国共同组建科研对话机构,给予合作区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中国、东道国和企业三方可以通过对话机构进行更顺畅的沟通,为合作区提供更实用的优惠政策和定制的规划建议,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平台。在加强中非经贸合作区的贸易、投资效应方面,建议从增强中非投资可持续性和寻求中非贸易新增长点两个角度做出努力。最后,在促进合作区的高质量发展方面,建议承建企业重视前期实地调查,做好合作区产业定位和当地市场的匹配,提升合作区产业链的质量。同时在当地化适应方面,应当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尊重当地文化,合理雇佣东道国员工,提升民族责任感,以便于更好的融入当地市场。
其他文献
互联网在我国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是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重要依托。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便提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互联网成为国家经济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招聘类企业作为我国最早踏上“互联网之路”的一批企业,企业内部的发展源动力正逐渐减少。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保障企业自身竞争力的稳步提升,众
电力作为重要能源影响着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随着现代工业和农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供电质量和服务能力的要求也在日益增长,供电所的职能和社会角色也在发生转变。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电力行业改革也随之不断深化,从电力运营体系到公司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乡镇供电所作为电力供应的末端,整体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面临着职工能力素质亟待提升、业务配合不顺畅、工作激励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入,审计机关现有的审计力量、审计技术手段与审计任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整合审计资源,扩大审计覆盖面成为了审计机关的重要任务。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在政府审计机关审计人员有限、审计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可以向社会中介机构购买审计服务,以解决审计能力与审计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政府审计机关通过对社会中介机构的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
本翻译实践报告的研究对象是作者在翻译公司担任项目经理和兼职译员期间,中国一金融公司委托翻译的一篇信息类文本“The Global Pharmaceutical Industry:Back to the Future?”。本文本包含了大量经济学和医药学的专业术语,需译者在处理时查阅相关文献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基于对上述文本的研究,本报告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策略的指导下,总结了在翻译该论文时遇到的困难和对
作为社会公众了解公司经营状况的主要途经,年度报告在公众的投资判断中不可或缺。译者选择《波音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作为翻译实践的材料,并选译了其中一节,即管理层讨论、财务状况及运营业绩分析,包括对经营业绩、财务状况、收益、积压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展示。本报告以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为基础,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介绍年度报告的文本特点,进而探究该策略下年度报告的汉译过程,用实例探讨转换理论与翻译
2010年以来,随着3+2中高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中职生能够有机会进入高职院校接受高等教育。这批来自中职学校的学习者,在进入高职院校后的学习适应情况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有所不同,这无论对中职学校还是高职院校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同时,这一状况也引起了国内很多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以江门市高职新生为例,探讨分析3+2分段培养生转段进入高职院校后的学习适应性情况,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本翻译实践报告的原文节选自艾尔弗雷多(Alfredo M.Ronchi)所著的《面向新型(交互)社群的电子服务》的第二章,主要内容涉及教育机构政策、技术带来的进步、是时候重塑教育方法论等等。本章所涉及的电子教育已贯穿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这一章节的翻译意义深远,可为专业人员及社会大众阅读或研究。从文体上来看,该文本属信息型社科类文本,语言较为客观、正式、严谨,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具有科学
随着全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自然生态和水环境开始呈现出恶化趋势,湖泊面积减少,湿地严重萎缩,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环境权益。通过对黑河流域湖泊以及山丹河流域内污染源的调查研究,发现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水资源缺乏,生态退化;河流、湖泊污染源治理能力不足;环境监管能力薄弱;黑河主要支流-山丹河长期断流、污染严重、泥沙淤积、河道萎缩,生态恶化;山丹河作为雨水和污水的接收水体
源语文本节选自《合同法与侵权法中间领域调整模式研究》,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讲述了合同法与侵权法中间领域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作者从合同与侵权的区分这个角度来确定法律义务的性质,即约定义务和法定义务的区分。其中包括合同义务的划分以及与侵权法相关的义务介绍。源语文本属于法律学术著作,译者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将其按照信息类文本进行分类。学术著作的翻译规范中,“信”仍然是最重要的标准,即要客观准确表达原著中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由来已久,令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都深感棘手。我国证券市场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上市公司挂牌、交易数量逐年递增,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繁荣的背后也冒出不少问题,财务造假案件正如一颗炸弹般在上市公司之间爆发,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爆出财务造假问题,我们也发现财务造假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产生的危害性越来越大,不仅给资本市场埋下隐患,也给众多投资者带来严重损失。我国政府和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