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电视纪录片的语域变化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电视纪录片中存在着语域变化现象。不同类型的纪录片,由于其语境的构成不同,存在着不同性质的语域变化。本文在语域理论框架下对英语电视纪录片进行研究,分析纪录片中语域变化的原因、表现形式、功能以及文体效果。英语电视纪录片的语域变化研究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第一,这项研究着眼于变化中的语言,着眼于语域理论的应用。第二,这项研究系统的分析了纪录片中存在的各种语域,为纪录片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第三,这项研究对于纪录片的语篇分析为纪录片语言的制作与欣赏提供了新的方法。 论文首先回顾了纪录片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导致纪录片语域变化的三个深层因素,即纪录片的真实性、纪录片的虚构性以及纪录片的机构框架。纪录片的真实性包含了三种形式:表层真实性、社会历史真实性与心理真实性。纪录片的真实性要求展示一个多重的世界。纪录片的虚构性表现在虚构手段的运用如故事的构建与观点的表达。纪录片的虚构性要求话语情景的交替。纪录片的机构框架规定了七种展示模式:诗意模式、阐释模式、观察模式、参与模式、反思模式、第一人称模式与戏剧模式。纪录片的机构框架要求展示模式的交替使用。 论文其次介绍了语域理论的主要观点。论述了语境的划分、语域的涵义、语域的三大变量、语言的三大功能以及语言变化的社会意义。韩礼德认为语域由三个情景变量话语范围、话语基调与话语方式组成。话语范围决定概念功能,话语基调决定人际功能,话语方式决定谋篇功能。语域的变化在本质上是语言功能的拓展与意义的变化。他指出语言在社会机构中使用,是一种社会符号系统,其变化具有社会意义。 论文最后从情景、意义以及词汇语法三个层面对纪录片展开语篇分析。在情景层面纪录片的语域变化意味着社会活动的变化、角色关系的变化以及渠道的变化。在意义层面纪录片的语域变化意味着功能的拓展,其中包含三个方面:信息的延伸、价值的延伸以及修辞方式的延伸。在词汇语法层面纪录片的语域变化具有前景化的文体效果,表现在特定词汇语法形式的高频率使用。
其他文献
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的出版,促进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事业,并为《红楼梦》英译研究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本研究选取《红楼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形
学位
A.S.拜厄特(1936-)是当代英国文坛备受瞩目的小说家兼文学评论家。她的杰作《占有》一经出版,就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富有个性的文字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荣膺了英国文学最高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学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学现象。委婉语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十六世纪80年代,英国作家George Blunt便提出委婉语一词。西方传统的委婉语研究主要集
电视访谈采用传统的信息交谈—会话的形式,以新闻为主题内容,以电视为载体来阐释和报道新闻。电视访谈融“访”与“谈”为一体且带有表演性质,因此,它是既有别于其他职业话语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