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段胰腺切除术15例临床病例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duji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在以往很多年来胰腺肿瘤的切除方式包括:(1)联合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2)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但是对于胰腺的低度恶性肿瘤及其胰腺的良性肿瘤而言,不仅要考虑到患者术中肿瘤是否能全部彻底切除,患者的生存率,而且应该更多的关注到患者术后较长的生存时间内的生活质量如何。像以上叙述的两种的手术方式,手术过程种损伤和切除了过多的正常胰腺组织和脾脏等等周围脏器,由于现在外科学的进步,及其患者术后的监护和护理更加密切严格,术后患者的死亡率已经降至5%以下,但患者手术后仍然有高达30%并发症的发生率。最近这些年来,人们不仅关注生存期而且更加关注术后生存质量,保留功能和微创的手术方式已经逐步得到开展。现在秉承这个观点的胰腺肿瘤手术方式有1.胰腺肿瘤局部切除2.中段胰腺切除术3.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其中中段胰腺切除术就是本着在保证切除胰腺肿瘤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保留正常胰腺组织,重视患者术后的消化功能和血糖的调控。目的:探讨中段胰腺切除术在治疗位于胰腺颈、体部的良性和低度恶性胰腺肿瘤(胃十二指肠动脉左侧和近脾静脉与肠系膜下静脉汇合处之间良性或低度恶性的胰腺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行中段胰腺切除术治疗胰腺颈、体部的胰腺肿瘤15例患者病例资料,并电话追踪随访。结果:其中6男,9女,平均年龄40岁。此组15例病人分别行的具体手术方式名称为:(1)12例病人行胰腺中段切除术和胰体空肠Roux-en-Y吻合术(2)1例病人行胰腺中段切除术和胰体空肠Roux-en-Y吻合术和营养性空肠造瘘术(3)1例病人行胰腺中段切除术和胰腺胃吻合术(4)1例病人行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此组病例术后结果: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胰瘘的病例有6例,1例为较严重胰瘘造成腹腔感染导致腹腔出血,给以抗感染治疗和术后腹腔出血后给以局麻下行腹腔动脉造影和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术后效果好后出院;5例出现轻度胰瘘,给以引流管持续引流后痊愈出院;9例病人未出现胰瘘现象顺利出院。术后检测患者血糖情况发现患者血糖稳定,此组胰腺肿瘤患者中段胰腺切除术后患者血糖稳定,未出现血糖水平较大浮动。结论:(1)中段胰腺切除术在治疗胰腺颈体部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2)胰腺中段切除术减少了对周围组织器官损伤,把正常胰腺组织能较多的保留住,在维持患者术后胰腺分泌功能及其消化功能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3)胰腺中段切除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胰瘘,但只要术后腹腔冲洗持续畅通引流还有及时检测引流管引流液淀粉酶,多可自行愈合。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对比观察Wagner SL股骨柄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老
脑深部刺激手术过程中,由于植入电极与大脑之间的作用力而造成大长径比电极的弯曲变形、大脑内组织的形变,由此导致植入电极的刺激部位偏离预定靶点的位置,因而造成手术的失
目的:采用蛋白组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血清蛋白,筛选其中的差异蛋白点,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对差异点进行鉴定,分析正常软骨和损伤软骨中的血清蛋
综述了黑刺粉虱生物防治研究概况 ,介绍了黑刺粉虱的天敌种类 ,着重叙述了黑刺粉虱寄生蜂、虫生真菌的种类、各地的优势种以及研究、应用的进展 ,提出了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几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为难以修复的软骨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但至今获得足量的种子细胞仍是软骨组织工程的难题。目的建立乳兔软骨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并观察软骨细胞生物学特
目的:构建一株能稳定过表达TIPE2(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protein-8like-2,TNFAIP8L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使用重组腺病毒过表达TIPE2基因预处理大鼠同种异体心脏腹腔
研究目的:分析后路钉板内固定系统行枕颈融合术治疗上颈椎失稳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了2007年5月至2012年3月间,本院利用钉板内固定系统对21例上颈椎失稳患者(强直性脊柱炎
从冷兵器时代至今,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大血管出血一直是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通常,出血伤员处理的一般原则是简单急救、快速后送、手术治疗。随着医学的发展进步,在外科技术高度
<正>阜成路从最早的东直门簋街,到东方广场"大食代"美食街、星吧路酒吧街、霄云路小资美食街等后起之秀,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美食街在向各路食客呈上八方美食的同时,也成为北
期刊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发病率虽然不是很高,但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病历有所增多,切病死率依然很高,随着抗生素的使用,目前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愈率虽有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