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生物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在细胞能量代谢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具有自发荧光特性,多种基于NADH的代谢指标,如NADH平均荧光寿命、光学氧化还原比和NADH游离结合比等被建立起来,并在癌症检测和细胞代谢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NADH的荧光动力学对于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代谢指标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物意义。尽管NADH的纳秒荧光动力学已经被广泛研究,然而现代超快荧光光谱技术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在细胞能量代谢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具有自发荧光特性,多种基于NADH的代谢指标,如NADH平均荧光寿命、光学氧化还原比和NADH游离结合比等被建立起来,并在癌症检测和细胞代谢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NADH的荧光动力学对于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代谢指标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物意义。尽管NADH的纳秒荧光动力学已经被广泛研究,然而现代超快荧光光谱技术却几乎从未被应用于该领域。本文首次采用飞秒荧光上转换技术结合多种稳态和时间分辨光谱测量手段对NADH的超快荧光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体系还包括两种NADH模型分子的超快荧光动力学以及两种脱氢酶蛋白与NADH的相互作用等,因此本文也是对NADH的超快荧光动力学第一次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点:1.本文首先对NADH在水溶液中的飞秒荧光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揭示了NADH中存在的准静态自淬灭(QSSQ)和结合水溶剂弛豫共存的现象,同时还详细讨论了QSSQ成分在当前的NADH荧光成像研究中的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降低影响的措施。此外,本文还通过构建时间分辨发射光谱(TRES)和水合相关函数()函数,发现NADH中存在自由水和结合水溶剂弛豫这两种不同的溶剂化过程,时间常数分别为1.4 ps和27 ps。2.由于NADH中QSSQ现象和结合水溶剂弛豫过程发生在相同的时间尺度,这不利于我们对QSSQ成分的深入分析。因此,本文进一步研究了NADH在弱氢键环境下的超快荧光动力学,通过降低体系中的氢键相互作用,显著抑制了结合水溶剂弛豫过程,成功实现了NADH中QSSQ成分的分离观测,同时也为QSSQ的存在提供了更加直接的实验证据。3.NADH的模型分子对其纳秒寿命起源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选取了两种NADH模型分子,即1-苄基-1,4-二氢烟酰胺(BNAH)和还原型烟酰胺单核苷酸(NMNH),对它们的飞秒荧光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这些模型分子与NADH自身在超快动力学上的差异,初步揭示了NADH中QSSQ现象的分子起源。4.NADH的游离结合比在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实时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游离结合比被普遍认为代表了细胞中游离型和蛋白结合型NADH的浓度比值。本文选取了两种脱氢酶蛋白—苹果酸脱氢酶(MDH)和乳酸脱氢酶(LDH),作为NADH的典型结合位点,对结合型NADH的超快荧光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脱氢酶结合位点显著抑制了NADH中的QSSQ现象,这意味着通过传统FLIM技术测定的NADH游离结合比严重低估了游离型NADH的浓度,这可能会误导我们对很多能量代谢现象的正确解释。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校正,同时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校正方法。综上,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游离型和结合型NADH的超快荧光动力学,阐明了两者在QSSQ成分上的差异及其对代谢成像研究的影响。本论文工作可以填补NADH在飞秒时间分辨荧光研究领域的空白,同时更好地促进其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量子互模拟性检测对由量子进程代数描述的量子程序,主要是量子通讯协议,进行正确性验证。量子进程代数是用于量子程序形式化验证的技术之一,是经典进程代数在量子计算场景下的扩展,可以形式化地描述量子系统。基于这项技术,只要有合适的对行为等价性的定义以及对应的等价性检测方法,就可以通过判断一个协议的实现与其需求归约是否一致来验证协议的正确性。本文中考虑的基互模拟对量子程序来说是便于使用的行为等价性关
当前,云存储是实现数据远程存储的主要途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用户终端设备的存储空间,并且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数据存取服务。然而,在云存储不断普及的同时,其中的数据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数据安全问题和隐私泄露风险也越来越得到用户的关注。密码技术是实现数据安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将数据加密之后再存储到云服务器中能够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但使用传统的密码技术进行数据加密处理会让用户在数据存取处理时
丙烯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是用于生产大量化学品的原料,包括聚丙烯(PP)、丙烯腈(AN)、丙烯酸(AA)、丙酮和环氧丙烷(PO)等。石脑油、轻柴油和其他石油副产品的蒸汽裂化和流化床催化裂化(FCC)是获得丙烯的最常见方法,然而这些传统工艺对高能量的需求、较差的丙烯选择性、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以及价格攀升等一系列因素要求化工工业寻找量多价廉的原料和高效的转化技术。我国页岩气(甲烷,乙烷和丙烷
网络传播过程中重要节点的识别研究一直是复杂网络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对于不同的动力学过程,网络结构和动力学之间具有复杂相互作用,重要节点的识别会有较大的差异。尽管已经有很多工作致力于传播过程中节点重要性的识别研究,但是我们注意到,现有的研究大多针对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SIR)传播过程。这是一种具有终态的不可逆传播过程,即最终在网络中不再存在感染态节点,所有节
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可实现CO2零排放的清洁能源转换设备,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无噪声污染、可靠性高和可持续稳定供能等特点,在未来社会中极具应用前景。而现今常用的无论是酸性膜燃料电池(PEMFC)还是碱性膜燃料电池(AEMFC),阳极均需要使用大量耐强酸、碱性环境的贵金属基催化剂,导致其生产成本高昂,严重阻碍了它的市场化应用。因此,开发成本低廉,可耐酸、碱性条件的高效非贵金属基阳极催化剂势在必行。然而
聚环氧乙烷(PEO)/Li+固体电解质是研究最广泛的固体电解质之一。但与液体电解质相比,该类材料的室温电导率普遍偏低,这一弱点极大的限制了该类材料的实际应用。普遍认为,PEO/Li+固体电解质中Li+传输主要发生在非晶相,而其结晶相对Li+传导常常起阻碍作用,因此抑制结晶是提升PEO/Li+固体电解质室温电导率的常用策略之一。本文制备了多种基于PEO/Li+配合物的固体电解质,创新性的利用退火处理
背景:缺血型脑卒中是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又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逐渐增多,缺血脑卒中发病率也逐年呈上升趋势。一旦发生缺血型脑卒中,短时间内缺血即可导致神经细胞发生不可逆性坏死,遗留永久性后遗症或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尽快、及早恢复缺血区域内脑血流是治疗缺血型脑卒中首要原则。然而恢复血液供应后又会面临诱发缺血再灌注损伤,反而加重缺血本身所造成的脑组织损伤。因此积极预防
激光成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建模、桥梁建筑、地形测绘等领域。激光成像具有距离分辨率高、探测距离远、回波信息丰富等优点,使其在各种成像技术中脱颖而出。随着单光子探测技术与时间相关单光子符合计数技术的发展,激光成像获得了更远的探测距离,更高的探测精度,极具应用潜力。多波束光子计数激光成像技术通过多个波束同时扫描,成像速度快、覆盖视场角度广,是激光成像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研究多波束激光成像系统
柔性可穿戴传感器因具有使用舒适性、高灵敏度、快速响应性、便携性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已应用于个性化健康医疗、人工智能、人体运动检测和软体机器人等柔性电子领域。目前,已商业化的可穿戴传感器大多数以弹性体为基质,然而,弹性体的低拉伸性和较差的生物组织相容性仍然严重制约着柔性电子的发展。水凝胶因其高含水量和与天然软组织的结构相似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领域。然而,水凝胶也存在着机械性能差、缺乏粘附
灾害地貌是指危害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地貌作用及现象。崩岸是世界大河普遍存在的一种灾害地貌类型,威胁堤防安全,致河岸土地损失,长期可破坏河道稳定,造成难以补救的后果。河岸稳定性及其防护历来是河流地貌学、水利工程领域中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多波束水下探测技术的应用,水下陡坎、冲刷坑和沙波对河岸稳定性的影响也开始受到关注。因此,将崩岸、陡坎、冲刷坑、和沙波统称为水下灾害地貌。地形地貌发育到何种程度将演变为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