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浓差扩散对PEO/Li+固体电解质相结构影响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32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环氧乙烷(PEO)/Li+固体电解质是研究最广泛的固体电解质之一。但与液体电解质相比,该类材料的室温电导率普遍偏低,这一弱点极大的限制了该类材料的实际应用。普遍认为,PEO/Li+固体电解质中Li+传输主要发生在非晶相,而其结晶相对Li+传导常常起阻碍作用,因此抑制结晶是提升PEO/Li+固体电解质室温电导率的常用策略之一。本文制备了多种基于PEO/Li+配合物的固体电解质,创新性的利用退火处理引发的不同相结构之间的Li+浓差扩散,抑制了电解质中的聚合物结晶,提升了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同时,利用多种先进的固体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PEO/Li+固体电解质中Li+运动与分布机制,探讨了Li+浓差扩散对PEO/Li+固体电解质中不同相结构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第二章研究了Li+浓差扩散诱导PEO/Li+结晶缺陷生成的分子机制。使用PEO-PPO-PEO和Li CF3SO3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锂盐浓度的固体电解质材料,通过合理设计的退火处理消除了PEO结晶相,实现了Li+在材料中的重新分布。13C 2D交换NMR实验结果表明退火后PEO-PPO-PEO/Li CF3SO3电解质中PEO/Li+结晶的链段运动速率大幅度提高,比相结构未发生变化样品中PEO/Li+结晶链段运动速率高约300倍。材料中结晶链段运动速率的增加可以归结为退火处理中Li+浓差扩散诱导增加了结晶缺陷。本章工作展示了合理设计的退火过程可以诱导Li+浓差扩散,并进而影响材料的相结构。2.第三章制备了基于PMMA共聚物(PMMA-co-PEO)和PEO的完全非晶固体电解质材料,并且通过固体核磁研究了材料中Li+的分布,探讨了该类材料非晶结构的特点和形成机制。本章工作通过优化聚合物和锂盐的加入量,调控了材料相结构。然后,利用优化设计的退火处理获得了完全非晶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利用多种固体核磁方法(7Li SP/MAS、1H-7Li HETCOR和1H-13CHETCOR等实验)研究了退火过程中Li+分布和扩散过程。核磁实验结果从分子层次上展示了退火处理诱导的Li+扩散和重新分布过程。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本章所制备的固体电解质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3.第四章制备了陶瓷纳米颗粒掺杂的PEO/Li+/LLZO复合固体电解质,并且通过固体核磁研究了材料循环前后Li+微观环境的变化,探讨了基于PEO/Li+/LLZO复合固体电解质的全固体电池循环过程库伦效率下降的分子机制。本章工作通过优化LLZO掺杂含量并结合退火处理,制备了高度非晶的PEO/Li+/LLZO复合物固体电解质材料。7Li固体核磁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解质中包含有多种Li+配合物结构。准原位7Li固体核磁结果表明,循环过程中材料中的Li+会从PEO/Li+非晶本体相向PEO/LLZO界面富集。这一Li+分布变化为电池循环中库伦效率的下降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分子层次解释。4.第五章制备了基于氧化铝模板(AAO)的三明治结构复合电解质材料,并通过固体核磁研究了电池充放电前后该材料中Li+微观环境的变化,探讨了该类电解质充放电循环容量下降的分子机制。基于AAO的三明治结构复合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核心是将PEO/Li+固体电解质灌入AAO的垂直孔道。本章工作通过优化AAO孔径大小和PEO分子量,配合退火处理实现了完全非晶复合电解质的制备。准原位7Li固体核磁结果表明,电池循环过程会诱导AAO孔道中的Li+在AAO表面富集。这一Li+分布变化为该电解质充放电循环容量下降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分子层次解释。本篇论文工作表明,利用不同相结构之间的Li+浓差扩散可以抑制PEO/Li+固体电解质材料中的聚合物结晶,从而提升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本工作的研究为设计高性能PEO/Li+固体电解质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方法,也充分展示了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研究固体电解质材料微观结构和分子运动方面的巨大优势。
其他文献
在世界普遍城市化以及国内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逐渐形成典型的以各级各类开发区为主要空间载体的快速城镇化路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等战略实践,使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迎来新的转型机遇和现实挑战。长期扩增与广泛设置的过程日益凸显开发区这一特殊的发展模式,其逻辑揭示亟需地理学空间技术与空间理论的深度结合。研究基于时空多尺度综合、开发区与GIS空间分析结合、多主体要素相互作用,实现了开发区在多尺度时空格局刻画、时
实时加工动态环境中的信息是我们大脑适应性的一个重要功能。身处复杂的现实环境中,神经系统需要从中快速提取出有意义的信息,整合并编码进入记忆系统,以备不时之需。然而,在自然情境下,环境中哪些特征会对事件形成过程产生影响,神经系统对现实生活中情景编码的神经机制,以及如何在空间-时间序列上对事件加以整合这些问题依然不是很清楚。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本研究使用了让动物观看自然情境构成的视频的实验范式。实验的每一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大气中CO2含量呈逐年升高趋势。CO2是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但同时也是一种丰富、无毒、不易燃烧、易储存和运输的C1资源。将CO2作为C1资源进行利用,高度符合绿色化学发展方向,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环状碳酸酯是一类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学品,在充当绿色溶剂、合成中间体、塑料和药物的合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众多转化CO2的方案中,将CO2与醇或环氧化合物
液态胶体晶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比如流动性,介稳态结构以及可逆组装与解组装等特性;因此在规模化制备胶体晶材料、构建响应性光子晶体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令人遗憾的是,液态胶体晶的制备往往需要长时间的静置析出,缺乏有效的合成手段;而合成制备上的困难又导致液态胶体晶的应用研究非常匮乏,极大限制该材料的发展。为了解决上述关键科学问题,本论文将从液态胶体晶制备新方法、液态胶体晶组装中间体,以及液态胶体晶新
癌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发是当今生物医药研究领域的重中之重。虽然目前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已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在临床中几乎所有癌症患者对抗肿瘤药物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抗性,最终导致其治疗效果不佳。耐药,尤其是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MDR的发生发展涉及的机制复杂多变,但以ABCB1,ABC
本文通过量子互模拟性检测对由量子进程代数描述的量子程序,主要是量子通讯协议,进行正确性验证。量子进程代数是用于量子程序形式化验证的技术之一,是经典进程代数在量子计算场景下的扩展,可以形式化地描述量子系统。基于这项技术,只要有合适的对行为等价性的定义以及对应的等价性检测方法,就可以通过判断一个协议的实现与其需求归约是否一致来验证协议的正确性。本文中考虑的基互模拟对量子程序来说是便于使用的行为等价性关
当前,云存储是实现数据远程存储的主要途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用户终端设备的存储空间,并且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数据存取服务。然而,在云存储不断普及的同时,其中的数据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数据安全问题和隐私泄露风险也越来越得到用户的关注。密码技术是实现数据安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将数据加密之后再存储到云服务器中能够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但使用传统的密码技术进行数据加密处理会让用户在数据存取处理时
丙烯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是用于生产大量化学品的原料,包括聚丙烯(PP)、丙烯腈(AN)、丙烯酸(AA)、丙酮和环氧丙烷(PO)等。石脑油、轻柴油和其他石油副产品的蒸汽裂化和流化床催化裂化(FCC)是获得丙烯的最常见方法,然而这些传统工艺对高能量的需求、较差的丙烯选择性、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以及价格攀升等一系列因素要求化工工业寻找量多价廉的原料和高效的转化技术。我国页岩气(甲烷,乙烷和丙烷
网络传播过程中重要节点的识别研究一直是复杂网络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对于不同的动力学过程,网络结构和动力学之间具有复杂相互作用,重要节点的识别会有较大的差异。尽管已经有很多工作致力于传播过程中节点重要性的识别研究,但是我们注意到,现有的研究大多针对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SIR)传播过程。这是一种具有终态的不可逆传播过程,即最终在网络中不再存在感染态节点,所有节
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可实现CO2零排放的清洁能源转换设备,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无噪声污染、可靠性高和可持续稳定供能等特点,在未来社会中极具应用前景。而现今常用的无论是酸性膜燃料电池(PEMFC)还是碱性膜燃料电池(AEMFC),阳极均需要使用大量耐强酸、碱性环境的贵金属基催化剂,导致其生产成本高昂,严重阻碍了它的市场化应用。因此,开发成本低廉,可耐酸、碱性条件的高效非贵金属基阳极催化剂势在必行。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