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曲霉毒素B1(AFB1)严重威胁农产品安全,长时间的摄入容易导致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发生,为了保障人类的健康亟需研究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和仪器严格把控农产品中AFB1的含量。本研究构建了基于电化学和电致化学发光(ECL)两种AFB1免疫传感器,分别对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信号和ECL信号特征以及两种信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制了以电流和ECL两种信号确定AFB1浓度的快速检测仪。1、基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纳米氧化锡锑(ATO)修饰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利用壳聚糖(CS)良好的粘附性,将MWCNTs和ATO均匀分散在一起,形成均匀一致的MWCNTs@ATO-CS纳米复合材料。将这种纳米复合材料、AFB1抗体(Ab)、牛血清蛋白(BSA)通过层层自组装法修饰于丝网印刷电极(SPCE)表面,建立了BSA/Ab/MWCNTs@ATO-CS/SPCEs免疫传感器法用于AFB1检测。待测AFB1与该免疫传感器中的Ab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阻碍SPCE表面电子的传递,AFB1浓度越高阻碍越大,通过反应前后的电流差值确定AFB1浓度。结果表明,该AFB1免疫传感器在10-3103 ng/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到3 pg/mL。2、基于纳米二氧化钛(TiO2)@氧化锡锑(ATO)修饰的ECL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利用鲁米诺-H2O2在碱性溶液中化学发光的性质,将鲁米诺修饰于铂金电极表面制备具有ECL特性的发光电极。将TiO2与ATO通过壳聚糖掺杂在一起形成TiO2@ATO-CS纳米复合物,修饰到发光电极上以增强电极的ECL强度,同时为鲁米诺-H2O2反应提供更多的结合位点。通过层层自组装依次修饰Ab和BSA,建立了ECL免疫传感器法用于AFB1的检测。AFB1与Ab特异性的结合减弱鲁米诺的ECL强度,根据检测的ECL强弱程度,判定AFB1浓度。结果表明该ECL免疫传感器线性浓度范围为10-3102 ng/mL,检出限达到0.03 ng/L。3、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循环伏安(CV)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AFB1快速检测仪。通过对免疫传感器CV扫描分别得到响应电流和ECL两种信号,根据电流信和光强信号分别计算出AFB1的浓度,对比计算出的两种AFB1浓度,取其中浓度数值较大者,作为AFB1浓度的最终判定结果,解决传统快速检测仪需要多次测量来判断AFB1浓度而扩大测量误差的问题。通过分析检测仪的功能需求,规划检测仪总体方案,对关键器件、电路进行了选型和设计,配合程序的编写,完成了检测仪的研制。该检测仪用于花生油中AFB1加标回收率检测,回收率86.8%109.3%之间,解决免疫传感器法检测AFB1需要测量两次的问题,提高了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