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具有耐热性强、相对绿期长、对水分肥料要求低和管理粗放等特点,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常用的草坪草。由于高羊茅为冷季型草坪草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结束后的7~8月,高温伏旱环境下生长受抑,草坪质量下降,难以越夏。为探讨修剪管理对高羊茅耐热性和越夏的影响,本试验以以两个耐热性不同的高羊茅品种(可奇思Cochise,凌志Barlexas)为材料,研究低剪(3.8cm)、中剪(5.6cm)和高剪(7.8cm)三个修剪处理下高羊茅生长特性以及叶片和根的抗氧化酶系统的动态变化,并初步探讨了修剪高度对高羊茅群体光合速率随月份的动态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8月高羊茅草坪质量、修剪量、叶片含水量以及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在8~9月份期间,高剪和中剪高羊茅草坪质量显著优于低剪(p<0.05);在高温期间高剪和中剪的高羊茅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且较5月下降幅度小;高剪和中剪的生长强度和叶片含水量在高温阶段下降幅度低。 夏季高温胁迫下,抗氧化系统的平衡被打破,细胞膜受到伤害。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高羊茅叶片电解质渗透率(EL)、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p<0.05),SOD、POD和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高温初期高剪和中剪维持较高的叶片POD活性、根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EL和MDA含量较低;持续高温条件下与中剪和高剪相比,低剪处理下的高羊茅叶片和根SOD、POD和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EL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高温来临前相比,中剪和高剪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幅度较低,细胞膜受损程度小。 对高羊茅群体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群体光合速率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在40.3%—59.6%之间;修剪高度显著影响群体光合速率;高温季节随着修剪高度的增加,群体光合速率所受影响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