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我国电信产业飞速发展,从封闭的电信市场逐步走向开放、从独家垄断走向多家竞争、从设备落后的电信网络到技术先进的通信网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纵观整个发展历程,中国政府对电信管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市场环境的变化,给我国政府实施有效管制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研究电信管制变革对电信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具有理论价值与实际工作指导意义;本研究对我国电力、铁路、煤气供应等行业的改革同样具有可借鉴作用。
本文从垄断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电信产业管制的规范做了探讨,以国内、外电信产业管制制度变迁历程和发展经验,通过建立制度干预计量模型对规范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以后管制的走向和趋势提出一定见解和意见。
本文第一章和第二章对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思路、相关理论做了分析和概括。第三章通过分析比较全球电信产业管制变革的共同特点,认为如果政府对电信产业不加以行政和结构性干预,则会导致市场失灵,影响社会总福利;政府管制可克服和减缓市场失灵,保障增加社会总福利和市场有序运行;政府可通过价格管制和准入管制等手段来对电信产业实施有效管制,且价格管制对防止“市场失灵”作用巨大。本研究认为,中国政府在电信管制上具有全民代表与电信公司所有者双重身份,因而中国政府电信管制制度变革过程具有其独特的特殊性。第四章通过对比分析英国、美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的电信业管制制度变迁的历程,对本文提出的关于电信业管制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及其对电信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更为广泛地验证与说明。第五章通过对建国以来中国电信管制制度的演变史进行梳理,归纳国内电信管制的基本特点,总结出我国管制制度变迁中的规律性。第六章采用基于随机时间序列的ARMA模型方法,建立了制度干预的经济计量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电信业务发展进行分析。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第七章提出了中国电信产业与管制制度发展展望和相关建议。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电信产业制度变迁及对电信产业发展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归纳出中国电信产业制度演进及产业发展的若干启示,论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基于电信管制的必要性理论,提出我国政府电信管制行为特殊性的理论分析。2、通过国内外的电信管制制度变革经历比较分析,以及建立制度干预模型的数学方法对本研究的规范理论进行实证分析。3、通过数理分析学,证明放松管制、引入竞争、开放市场会增加社会总福利,也是政府产业管制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4、基于本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我国电信产业今后管制的趋势和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