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制度变迁对中国电信产业发展影响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qx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我国电信产业飞速发展,从封闭的电信市场逐步走向开放、从独家垄断走向多家竞争、从设备落后的电信网络到技术先进的通信网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纵观整个发展历程,中国政府对电信管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市场环境的变化,给我国政府实施有效管制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研究电信管制变革对电信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具有理论价值与实际工作指导意义;本研究对我国电力、铁路、煤气供应等行业的改革同样具有可借鉴作用。 本文从垄断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电信产业管制的规范做了探讨,以国内、外电信产业管制制度变迁历程和发展经验,通过建立制度干预计量模型对规范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以后管制的走向和趋势提出一定见解和意见。 本文第一章和第二章对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思路、相关理论做了分析和概括。第三章通过分析比较全球电信产业管制变革的共同特点,认为如果政府对电信产业不加以行政和结构性干预,则会导致市场失灵,影响社会总福利;政府管制可克服和减缓市场失灵,保障增加社会总福利和市场有序运行;政府可通过价格管制和准入管制等手段来对电信产业实施有效管制,且价格管制对防止“市场失灵”作用巨大。本研究认为,中国政府在电信管制上具有全民代表与电信公司所有者双重身份,因而中国政府电信管制制度变革过程具有其独特的特殊性。第四章通过对比分析英国、美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的电信业管制制度变迁的历程,对本文提出的关于电信业管制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及其对电信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更为广泛地验证与说明。第五章通过对建国以来中国电信管制制度的演变史进行梳理,归纳国内电信管制的基本特点,总结出我国管制制度变迁中的规律性。第六章采用基于随机时间序列的ARMA模型方法,建立了制度干预的经济计量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电信业务发展进行分析。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第七章提出了中国电信产业与管制制度发展展望和相关建议。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电信产业制度变迁及对电信产业发展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归纳出中国电信产业制度演进及产业发展的若干启示,论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基于电信管制的必要性理论,提出我国政府电信管制行为特殊性的理论分析。2、通过国内外的电信管制制度变革经历比较分析,以及建立制度干预模型的数学方法对本研究的规范理论进行实证分析。3、通过数理分析学,证明放松管制、引入竞争、开放市场会增加社会总福利,也是政府产业管制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4、基于本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我国电信产业今后管制的趋势和发展展望。
其他文献
质量信息披露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决策者有效地将产品推向市场提供帮助。企业将其质量信息披露给消费者的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制造商自身直接披露
[摘 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用朋友之心去关心、鼓励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习兴趣进一步被调动了起来,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活动之中。在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其实是快乐的,是极富乐趣的。作为教师首先应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评判,这样既保
[摘 要]在深入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分析,心理琉导,在相互尊重、互相信任的氛围中,让学生敞开心扉与教师沟通思想,产生情感交流,获取情感支持。人要认识自己,要自己与外在的世界区别开来,意识到自已是生活的主人,并形成完善的自我意识,需经过很长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将产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对分析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会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一些活动中,教师可让个性不同的学生担任不
[摘 要]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时必须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把藏于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显示出来,作为教学的一个需要完成的的目标,使之明朗化,这样才能通过知识传授过程达到思想方法教学之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全面的熟悉教材,对教材中所反映的数学思想要有明确的认识,对教材内容从思想方法的角度作认真的分析,按照各个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掌握的程度,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地贯彻数学思想的教学。
选矿厂厂址选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直接关系到选矿厂在建造、运营期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诸多方面。厂址选择一直以来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