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重大赛会活动作为城市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几年,我国相继举办了昆明世园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世界级赛会活动,这些活动在为举办城市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促进城市实现其发展战略目标。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尝试申办大型赛会活动。2014年世园会在青岛李沧区百果山森林公园举办。展会期间,游客不仅观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园林园艺展览,还体验到青岛的“山海城”特色风光,为青岛塑造了良好的城市形象。在世园会筹备期间,青岛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为青岛的城市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的促进作用。但是赛会活动的时效性决定了随着世园会的结束,游客数量将会骤降,园区由繁荣迅速转向衰退,这是所有赛会举办城市面临的一个同样的难题。世园会后,展区场地如何进行后续功能的转换?如何继续发挥世园会对城市的影响力?后世园会效应又将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将以2014年青岛世园会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本文的第一章节分析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明确了研究方法和框架以及对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章节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城市形态演变研究、后世园会效应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典型的案例分析。第三章节对建国前、建国后及2000年以后不同历史时期的青岛城市形态演变历程进行分析,并总结青岛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第四个章节主要分析青岛世园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联系机制,找出世园会影响青岛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发力点。第五个章节通过“三层面多维度”的分析构架,从街廓系统、城市分区、城市三个层面,通过城市肌理、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绿色空间系统等多个分析维度研究后世园会时期,青岛城市功能转型与空间形态优化的措施,以期对世园会后青岛的城市发展建设有所指导,对后世园会效应影响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理论研究工作有所借鉴。第六个章节对文章的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总结,并思考论文的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