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党的巡视工作重要论述研究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uan_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根据反腐败斗争面临的严峻形势,着眼于党风廉政建设新趋势,在多个场合,多次就党的巡视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提出具体要求,逐步形成了习近平党的巡视工作重要论述。习近平党的巡视工作重要论述在对巡视工作作出政治定位的基础上,从巡视目标、巡视方式方法、巡视纪律、巡视保障等方面对新时代党的巡视工作进行了重大创新和调整,是新时期党内监督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党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以及党自身内部的各种风险挑战,在这种特殊历史背景下,全面开展党内巡视工作既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也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环境的重要利器,更是应对国际、国内和党自身问题挑战的具体举措。因此,系统地研究习近平党的巡视工作重要论述是十分有必要的。
  第一部分从整体上阐述了习近平党的巡视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目前研究现状及文章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介绍了文章的创新之处、存在的不足以及对巡视有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二部分阐述了习近平党的巡视工作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廉政思想、党的历代领导人党内监督思想梳理出习近平党的巡视工作重要论述形成的思想来源。其次从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影响和十八大以前党的巡视工作探索两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党的巡视工作重要论述形成的历史依据。最后由我国安全发展之需和新的时代任务之需出发探索出习近平党的巡视工作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基础。
  第三部分阐述了习近平党的巡视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巡视定位更加明确、巡视目的更加明晰、巡视要求更加严格、巡视手段更加丰富、巡视制度更加完善、巡视成果的转化运用更加细致等六个部分,并据此进一步归纳出习近平党的巡视工作重要论述顺势变、因时动,出真招、求实效,重责任、有担当,善继承、重创新等基本特征。
  第四部分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了习近平党的巡视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理论价值包括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实践得出的最新成果,为科学开展巡视工作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推动巡视制度健全完善提供了方向指引等四个方面;实践价值从为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保驾护航、打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营造了积极健康的经济环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政治保障等四个层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最后对习近平党的巡视工作重要论述进行了总结。习近平党的巡视工作重要论述必将对我国巡视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坚实的理论遵循,推动党内监督向纵深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经济稳步增长,金融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随着国家大力支持金融产业发展政策的深入推进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蓬勃发展。为拓展互联网金融消费市场,各类金融主体竞相开发新的消费群体。在校大学生因其具有的巨大金融消费潜力,迅速成为以“校园贷”为代表的众多校园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营销对象。但是,由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尚不完善,打着“互联网金融
学位
刑法从业禁止制度已生效实施近五年之久,相关裁判案例积累充足,实证研究条件成熟。通过对裁判文书网所公布的数百份判决样本的分析,当前从业禁止的司法适用尚存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1)从业禁止的宣告依据(行为依据和预防依据)认定不明晰。适用从业禁止的行为依据是“利用职业便利犯罪或实施违背特定义务的犯罪”。而什么是“利用职业便利”的行为,利用职业便利与违背特定义务的关系如何等问题实务尚无明确认定标准。从业禁
学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我国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的思想资源、心理支撑和精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激发马克思主义信仰感召力、坚定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实践上,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建设,通过对其建设经验与教训的回顾反思,在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意识形态是党的一项极
学位
进入新时代后,随着新媒体技术、大数据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西方思想文化加速对我国意识领域的渗透,国际国内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与交锋,我国意识形态治理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加强意识形态治理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社会民众的共同意志,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威。意识形态治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治理能力提升和推动治理水平现代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意识形态治理面临的问题,包括
学位
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对维护政权稳定、凝聚人心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与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本文在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内涵和来源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基本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解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
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对腐败问题的重视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态度更加坚决、措施更加有力。面对当前严重的腐败问题,党中央决定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设立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权解决我国面临的腐败问题。本文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国监察体制改革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监察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国家
学位
本论文在分析《贞观政要》中廉政文化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的前提下,梳理其廉政文化思想的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进而与时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的新要求相结合,总结其当代启示。  首先,对《贞观政要》廉政方面的文化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起源进行深层次分析。一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结合贞观廉政思想起源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主要包括个人的经历、当时社会风气、经济和政治四个
农村党员作为党执政基础之一,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完善基层党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支撑。农村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的落实程度,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当前针对农村党员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集中体现在强化自身理论基础以及全面提升党员自身素质上。农村党员只有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
学位
所谓的劳动关系可以理解为从主观层面上去认知劳动价值和意义,树立良好的劳动观不单能够正确的对待劳动,明确劳动价值所在,同时还可以激励民众尊重劳动,珍惜既得劳动成果。正确的劳动观能够让个体的生产劳动活力得到显著提升,为物质和精神财富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不正确的劳动观无疑会让个体对待劳动的态度和认知劳动价值出现偏差,进而为社会经济建设和持续发展带来一定阻碍。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接班人,肩负着
学位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日益增加。建设美丽中国,就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法治建设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新时代生态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渊源。马克思很早就提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并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入分析,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会引发生态危机。此外,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一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