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育探析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e99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的劳动关系可以理解为从主观层面上去认知劳动价值和意义,树立良好的劳动观不单能够正确的对待劳动,明确劳动价值所在,同时还可以激励民众尊重劳动,珍惜既得劳动成果。正确的劳动观能够让个体的生产劳动活力得到显著提升,为物质和精神财富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不正确的劳动观无疑会让个体对待劳动的态度和认知劳动价值出现偏差,进而为社会经济建设和持续发展带来一定阻碍。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接班人,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大使命,因而如何塑造良好的劳动观会对其今后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会让社会民众对劳动关系的认知取向得以调整和规范。
  一是通过文献研究法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及中国历届领导人的劳动观进行概述,奠定新时代劳动观的思想基础。内容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思想、列宁关于劳动的基本观点,毛泽东的劳动观、邓小平的劳动观、江泽民的劳动观以及胡锦涛的劳动观。
  二是论述了新时代劳动观的内涵及特点。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历届领导人的劳动观,从而更加系统地掌握了劳动观的思想基础,进而认真研读习总书记的劳动观重要论述,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总结归纳出新时代劳动观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艰苦奋斗”破解发展难题、“绿水青山”积累社会财富、“创新创造”实现美好生活以及“勤劳智慧”享受幸福人生,新时代劳动观的特点主要有工匠精神、绿色理念、创新品质以及智能化追求。
  三是介绍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及培育过程中的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其他学者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的调查,深入分析发现大学生的劳动观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劳动认知模糊、劳动情感较淡薄、劳动意志难坚守、劳动行为有偏差。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理论上引导不足、氛围不浓厚、创业保障体系不完善、个体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四是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育的主要内容。一是发扬艰苦朴素精神,二是增强敬业奉献意识,三是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四是树立创新创业观念。
  五是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育对策。一是要提高大学生对新时代劳动观的思想认知,二是要加深大学生对新时代劳动观的情感认同,三是要强化大学生对新时代劳动观的意志信念,四是要规范大学生对新时代劳动观的行为方式。
其他文献
金融业作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对提高地区科技水平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是结构性改革,即以改善金融供给结构为中心,注重调节我国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的领头羊,其金融产业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金融资源在诸多因素的推动下在城市内集聚,带动人才、知识流动和企业家创新创业,进而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学位
随着长三角地区概念的演进,2019年12月国务院正式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全域(35.8万平方公里)纳入区域一体化规划,长江三角洲不再局限于以上海为核心的环沪经济圈,而是一个衔接长江经济带,呼应一带一路等其他国家级区域规划的高级一体化区域。同时,长三角区域规划强调绿色共保发展原则,彰显出环境规制重要价值,过往落后产业“换一个山头唱山歌”的生存方式将难以为续。波特假说认为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
学位
近年来,中国经济稳步增长,金融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随着国家大力支持金融产业发展政策的深入推进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蓬勃发展。为拓展互联网金融消费市场,各类金融主体竞相开发新的消费群体。在校大学生因其具有的巨大金融消费潜力,迅速成为以“校园贷”为代表的众多校园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营销对象。但是,由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尚不完善,打着“互联网金融
学位
刑法从业禁止制度已生效实施近五年之久,相关裁判案例积累充足,实证研究条件成熟。通过对裁判文书网所公布的数百份判决样本的分析,当前从业禁止的司法适用尚存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1)从业禁止的宣告依据(行为依据和预防依据)认定不明晰。适用从业禁止的行为依据是“利用职业便利犯罪或实施违背特定义务的犯罪”。而什么是“利用职业便利”的行为,利用职业便利与违背特定义务的关系如何等问题实务尚无明确认定标准。从业禁
学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我国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的思想资源、心理支撑和精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激发马克思主义信仰感召力、坚定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实践上,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建设,通过对其建设经验与教训的回顾反思,在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意识形态是党的一项极
学位
进入新时代后,随着新媒体技术、大数据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西方思想文化加速对我国意识领域的渗透,国际国内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与交锋,我国意识形态治理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加强意识形态治理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社会民众的共同意志,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威。意识形态治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治理能力提升和推动治理水平现代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意识形态治理面临的问题,包括
学位
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对维护政权稳定、凝聚人心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与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本文在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内涵和来源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基本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解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
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对腐败问题的重视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态度更加坚决、措施更加有力。面对当前严重的腐败问题,党中央决定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设立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权解决我国面临的腐败问题。本文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国监察体制改革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监察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国家
学位
本论文在分析《贞观政要》中廉政文化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的前提下,梳理其廉政文化思想的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进而与时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的新要求相结合,总结其当代启示。  首先,对《贞观政要》廉政方面的文化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起源进行深层次分析。一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结合贞观廉政思想起源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主要包括个人的经历、当时社会风气、经济和政治四个
农村党员作为党执政基础之一,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完善基层党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支撑。农村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的落实程度,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当前针对农村党员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集中体现在强化自身理论基础以及全面提升党员自身素质上。农村党员只有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