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中植物化学素组成及其中甾醇功能活性和相关机理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ji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国民健康正面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肠道炎症等一系列"现代病"的挑战。利用天然活性物质对这类疾病进行防治,正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对甘蔗中主要植物化学素含量分布、物化性质、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理开展基础性研究,为未来以甘蔗为原料开发功能活性物质提供基础实验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果为:1.甘蔗节中总三萜含量最高。总多酚、总黄酮、总植物甾醇在甘蔗皮中含量最高。绿皮甘蔗比红皮甘蔗含有更多的植物甾醇,更少的总多酚和总黄酮。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还原能力正相关。2.甘蔗不皂化植物化学素主要含45.17%的1-二十八烷醇、9.12%的豆甾醇、8.23%的β-谷甾醇和4.5%的菜油甾醇。不同温度条件下不皂化物氧化反应不同。在245.64±2.04℃以下,不皂化物稳定。然而当温度继续上升时,不皂化物以及其氧化产物会发生氧化反应。3.利用直接皂化法联用反向HPLC测得豆甾醇(不同部位约含883.3±23.5~1823.9±24.5μg/gDW)和 β-谷甾醇(不同部位约含 117.6±19.9~801.4±33.5μg/gDW)是甘蔗中两种主要甾醇,而且最多87.0%的豆甾醇和87.5%的β-谷甾醇是以甾醇糖苷和脂酰基甾醇糖苷形式存在的。4.最优提取条件(液料比=7.94:1ml/g,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98h)下,蔗脂提取得率为6.55±0.28%,与预测值6.47%接近。皂化后用固液萃取进行纯化,测得甘蔗中主要含有β-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还含有一些微量甾醇包括岩藻甾醇、禾本甾醇等。5.小鼠经DSS处理,产生严重的急性结肠炎,小肠上皮细胞脱落,杯状体损坏。豆甾醇和β-谷甾醇显著抑制了结肠的萎缩、降低了粪便中血红素含量,改善了急性结肠炎病理学评分(P<0.05)。两种植物甾醇显著抑制了集落刺激因子-1表达,阻止核因子-κB(NF-κB)p65向细胞核转移,豆甾醇还抑制了环氧合酶-2的表达。豆甾醇相对β-谷甾醇具有更高的抗炎症活性。6.豆甾醇和β-谷甾醇显著降低了肝重、肝脂含量、血脂含量并改善脂肪肝病理学评分。植物甾醇通过降低小肠中胆汁酸的浓度来降低脂类物质在小肠内的吸收,增加粪便中脂类物质的排出。肝脏中共测得脂类物质192种,其中豆甾醇处理组相对对照组显著改变了63种脂类物质,β-谷甾醇仅仅显著改变了7种。在血浆中总共测得脂类物质219种,豆甾醇处理组相对对照组显著改变了39种脂类物质,β-谷甾醇显著改变了54种。与β-谷甾醇不同,豆甾醇还通过降低血液循环中神经酰胺含量来抑制肝脏中脂代谢基因(SCD1、FAS)的表达。实验结果说明两种植物甾醇都能改善NAFLD,豆甾醇效果更好。
其他文献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得出的,其中包含很多方面知识,比如天文学、农耕和物候等。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二十四节气,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也可以使幼
目的:研究临床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考试与在校医学教育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临床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考试成绩与在校考试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总体来说,大
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进行了有机整合,其具有双向信息交互、实时三维教学等优良特点,是现阶段中学理科实验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以中学理科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档案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医疗、教学、科研等一系列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积极倡导情境式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将抽象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化,还让学生以情境活动为基础开展课堂探究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
沈阳陶瓷厂“稀土窑变釉陶瓷壁画”于1989年12月7日通过了市级鉴定。稀土窑变釉壁画是运用多彩微结晶窑变釉,巧妙的调动人工窑火再创造的艺术手段而绘制出来的一种新型陶瓷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追求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且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受国外的文化和消费品多样化的冲击下,我国人民的生活
植物GDSL脂肪酶是一个重要的脂肪酶家族,具有水解酶活性,在植物体内参与众多的生理活动。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到1个GDSL类型脂肪酶基因,将其命名为BnGLIP1。该脂肪酶基因编码
会计数字的书写是会计人员的一项基本功。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会计数字的书写,会计数字书写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会计工作的质量,也反映了财会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