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时期杭州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研究(1937-1945)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86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7-1937年是民国时期杭州发展的“黄金十年”。在此期间,杭州的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杭州民众的生活总体稳定,有了更有利的生存发展空间。然而七七事变以后,日军的野蛮侵略打断杭州现代化发展的进程。随着日军南下,民众纷纷逃亡,杭州社会秩序陷入混乱。沦陷初,杭州的城市被破坏,各行各业都陷入停滞。随着日伪政权构建起沦陷区的殖民秩序,杭州社会治安逐渐好转,人口回归。然而因为日伪的高压统治与竭泽而渔的掠夺破坏,杭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远不及战前水平。沦陷初,日军通过军事入侵,制造种种暴行,造成的人口和财产损失不可数计,民众的生活从“常态”转向“非常态”。匮乏的物资、阻断的交通、脏乱的城市环境等各种问题随后凸显,严重影响普通民众日常的生活,使其生活质量大幅下滑。沦陷后期,杭州民众的生活从“非常态”转向“殖民化常态”。各种因素导致的恶性通货膨胀使杭州物价疯涨,生活指数飙升。普通民众的日常支出与收入差距加剧,尤其是工薪阶层入不敷出,沦陷区民众生存困难,生活逐步陷入崩溃。作为杭州沦陷区普通民众中的一部分,单帮客、劳工、学生、僧尼等群体的生产生活方式虽然不同,然而他们的共同经历和心态都反映出在日本殖民秩序压迫下普通民众艰难的生活。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对沦陷区实行“以战养战”的殖民统治政策。然而在其统治的过程中,沦陷区的现代化进程受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被破坏,沦陷区对日的补给能力进一步下降。沦陷区民众,更是中日战争的首要受害者。民众因为日军暴行无法产生对沦陷区政府的信任,同时生存的困难进一步激发出他们的反日意识与行为,促成他们形成民族自我身份的认同,这也使日本的镇压成本上升。这宣告日本殖民统治的失利与侵华战争的注定失败。
其他文献
基于情境感知的方法是实现饮食推荐的有效途径。以老人饮食推荐服务为应用背景,利用协同过滤的思想,对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进行了改进,在其中引入了情境相似度和用户偏好度,结
随着触摸屏手机备受人们的青睐,触摸技术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触觉反馈技术成为触摸屏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如何提高触觉反馈技术成为难题。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触觉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坚守祖国经济大门,维护国家主权利益,促进对外贸易繁荣发展,是海关肩负的神圣使命。中国海关的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将直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