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后,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曾多次下调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再后来国家为了让市场经济平稳运行,接二连三提出了许多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比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以及后来众人皆知并且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的“互联网+”,频繁的经济政策变动加大了银行对流动资产的监管难度,从而逐步形成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因此,本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当中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起到的影响展开了研究,以此为中国银行业的深化改革以及金融市场秩序的完善提供参考。
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基于32家上市银行数据,并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流动比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大,在市场及监管机构的助推下,中国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的需求会更高,商业银行流动性显著提升。
第二,通过对上市商业银行按类别进行分类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地方性商业银行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存在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规模更大、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经济政策变动响应更迅速的国有及股份制银行流动性影响较小。对政策性为主导、经济政策响应存在一定时滞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有较大影响。
第三,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用下,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三个核心内部因素方面,资本质量相较资产质量以及运营质量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更加显著。在外部宏观因素的影响下,注重提升资本质量,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外部因素方面,除去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外,政府应持续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特别是一级资本市场的稳定,对于商业银行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政府及监管机构在衡量及管控金融业的流动性水平时,因充分考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可以从经济政策监控体系的打造、经济政策传导机制及考核机制的建立、以及针对不同性质银行差异化的流动性监管及监测措施方面着手,持续做好商业银行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管理,稳定国家金融秩序。
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基于32家上市银行数据,并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流动比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大,在市场及监管机构的助推下,中国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的需求会更高,商业银行流动性显著提升。
第二,通过对上市商业银行按类别进行分类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地方性商业银行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存在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规模更大、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经济政策变动响应更迅速的国有及股份制银行流动性影响较小。对政策性为主导、经济政策响应存在一定时滞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有较大影响。
第三,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用下,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三个核心内部因素方面,资本质量相较资产质量以及运营质量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更加显著。在外部宏观因素的影响下,注重提升资本质量,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外部因素方面,除去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外,政府应持续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特别是一级资本市场的稳定,对于商业银行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政府及监管机构在衡量及管控金融业的流动性水平时,因充分考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可以从经济政策监控体系的打造、经济政策传导机制及考核机制的建立、以及针对不同性质银行差异化的流动性监管及监测措施方面着手,持续做好商业银行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管理,稳定国家金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