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art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推进,以及创新驱动战略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以提升质量为核心进行内涵式发展,而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作为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产出质量和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一直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尤其对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西部地区而言,在“双一流”建设初期,研究如何解决其资源供需矛盾,优化其资源配置结构,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基于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现状,依据人力资本理论、资源配置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教育学知识,分析西部地区在2015年-2017年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利用DEA模型对西部地区在“双一流”建设时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优化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的内容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涉及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内容,在对“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双一流”背景下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后,结合研究现状进一步对本研究的整体研究思路进行基本介绍。第二章主要对本研究涉及的高等教育资源、有效性等核心概念进行介绍,并对人力资本理论、资源配置效率理论分别进行系统的阐述。第三章在分析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配置政策导向的基础上,根据构建的现状评价指标,分别从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以及人才培养、科研成果产出方面对“双一流”建设期间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首先对本文所采用的DEA评价模型概念、种类、优势等相关内容进行简要介绍,进而选取DEA模型中的BC2模型进行有效性评价。在DEA评价部分,利用DEAP Version2.1软件对2015年-2017年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值进行测算,根据得到的综合效率(TE)、纯技术效率(PTE)、规模效率(SE)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在DEA结果分析部分,首先从整体上对西部地区在2015年-2017年各个年份的综合效率平均值、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以及规模效率平均值变化趋势进行影响因素的整体性归因分析,进而细致的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归因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西藏、宁夏等地纯技术效率需要优化,且规模效率不高是导致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而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规模效率偏低、决策机制不健全则是影响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主要因素。第五章基于问题和目标导向,针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规模效率偏低、决策机制不健全的问题,结合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提高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社会服务产出效率的配置目标,提出了优化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对策建议,分别是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支持力度、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提升教育资源产出转化效率、推进人才发展机制创新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决策。
  通过本文的相关研究,可以对2015年-2017年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在“双一流”建设期间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认识,从而为了解“双一流”背景下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其他文献
住房是人类实现生存与发展中最根本的物质保障,我国公民享有居住的基本权力。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新市民涌入城市,在一系列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新市民面临着严峻的住房问题。因此,针对这一普遍现象,国家政府不断出台各项有关公共租赁住房的政策,并对其予以完善和改进。得益于国家政策的积极贯彻落实,我国新市民的住房压力得到极大地缓解,同时还加快了国内住房体制的深化改革,为国民不断提升的高品质生活提
住房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居所,是人们心灵的港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市场发展尤为迅速,住房调控措施不断变革。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人口激增,住房资源紧张,房价不断上涨。与此同时,政府不断进行政策调控、行政干预来控制住房价格不正常飙升,但效果并不显著。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房住不炒、租购并举的战略定位。推行租购并举机制对缓解我国住房购买市场压力,促进租购市场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
随着知识迭代的进程日益加快,未来跨学科交融必然成为知识体系的发展常态。而建立健全的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坚守大学本质、确保教育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因面临着学历至上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双重压力而逐步偏离培养“整全之人”的办学理念,事实上,高校唯有坚守大学的理性精神和德性价值,防范唯学历主义、唯实用主义倾向,方能实现守住灵魂的卓越。为此,探索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问题已然成
学位
行为经济学将经济的理性与心理因素相结合,对社会人的经济行为进行探究与分析,能更全面地对人的经济决策动机进行解释。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的规模日益增大,以行为经济学视角对广西东盟高校留学生教育投资行为动机进行探究,相信能更科学地、更真实地回答东盟学生来桂留学的原因。  本文以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教育投资行为动机研究为主线,选择行为经济学中的羊群效应、风险厌恶、锚定效应理论及心理账户为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文献
学位
从“双一流”建设的逐步提出到如今各大高校为争取世界一流而进行如火如荼的学科发展与建设,无疑对地方高校的学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优势学科取得了瞩目成绩,然而处于相对非优势地位的非优势学科一直是地方高校学科发展中被忽视的对象,但非优势学科的发展与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关系到学科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前途,更与学校为追求一流学校的发展目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学位
网络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面临了从未有过的巨大挑战,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都迫在眉睫。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亟待得到发展,教学水平和质量也需要得以提升。当下背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很大程度体现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判断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只有不断提高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师生的共同发
学位
我国高等教育学术评价近年来逐步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奖项”的传统评价体系并提出建立新型的学术评价体系,与此同时建立起分类分层的新型、高效的高等教育人才评价体系。除“破四唯”外,高等教育人才评价应回归注重教师科研成果质量、科研成果贡献、教学质量等方面,并且围绕这些方面对人才进行学科分类为基础的人才评价。  本次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几所在人文及社会科学领域教学及研究较有特色的地方高校为例,深入
学位
现代学徒制作为舶来物,在我国的实践历经了政策萌芽、政策试点、政策全面推进三阶段。目前广西前两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虽然已完成验收,但由于地方经济差异以及院校实力差异,广西的现代学徒制实施进度、成效与其他地区存在差距。因此对广西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践情况进行研究,深入挖掘问题迫在眉睫。  本文主体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梳理,第二、三部分为实践分析,第四、五部分理论结合实践情况探析问题成因
研究生教育质量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学术能力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双一流”背景下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提升培养质量对广西地区高等教育纵深发展有重大意义。  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管理学科跨学科背景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22份,运用SPSS22.0软件对所得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同时对4名研究生
国务院于2014年颁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改革正式启动,上海、浙江试点城市已经顺利完成新政策后第一次高考,湖北作为第三批已于2018年开始实施新高考政策。为了应对新高考政策,各学校需要加大教师资源储备,丰富教师数量提高质量,完善走班教学管理流程,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完善职业规划课程以及扩大学校教学设施面积,增加新的教室实验室等。从而通过改革高考方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