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收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老年人脑梗死病例的病历资料,对临床资料和生化检查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为从事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医生提供疾病相关指标的统计及相关死亡因素的分析,更方便临床工作者通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高治疗有效性、减少老年脑梗死患者病死率、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老年人脑梗死病例的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1487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住院资料,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结局分组。搜集记录患者的既往及个人史、入院后并发症、入院时血压、体温、NIHSS评分、入院首次生化检验资料等。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统计描述,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满足正态和方差齐性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的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首先筛选出老年脑梗死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再将可能有意义的自变量引入到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指标与老年脑梗死的相关性,得出老年脑梗死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共1487例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纳入该项回顾性研究。2.性别、年龄分布统计:1487例老年脑梗死病例中男女比例接近1.29:1;年轻老年人组共868人,占58.37%,中老年人组共598人,占40.22%,老老年人组共21人,占1.41%。结果显示60~74岁的年轻老年人组是老年脑梗死总人数的主要组成部分,中老年人组次之,老老年人组最少。年轻老年人组男女比例1.3:1,中老年人组男女比例为1.29:1,老老年人组男女比例为0.91:1,随着年龄的增高,男女比例的差异逐渐变小。3.各年龄组及性别组病死率统计:昆明地区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病死率在性别分布上无明显差异;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老年脑梗死的病死率逐渐增高。4.易患因素和并发症统计:各易患因素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患者的占比高达68%,后依次为饮酒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卒中史、冠心、病、心、房颤动。各因素在性别组、年龄组及转归组间的比较中,既往有饮酒史、脑卒中史的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脑卒中史、冠心病、心房颤动在各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存与死亡组的各易患因素的比较中,死亡组既往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多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中发生最多的并发症是心律失常;老年脑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发生率在性别组、年龄组间具有差异;老年脑梗死院内死亡患者并发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脑梗死后再出血、癫痫、上消化道出血者多于生存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心律失常类型构成,房颤最为常见,占心律失常患者的65%。5.昆明地区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年龄、入院后首次空腹血糖值、外周血白细胞数值、血肌酐、NIHSS评的数值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分组(OR=1.212,95%CI 1.083~1.357,P<0.01)、并发肺部感染(OR=22.178,95%CI 2.463~199.729,P<0.01)、外周血白细胞(OR=1.609,95%CI 1.236~2.094,P<0.01)与脑梗死死亡有显著相关性,为老年脑梗死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昆明地区60~74岁的年轻老年人组是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主要组成部分。老年脑梗死患者在性别的分布上无明显差异。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老年脑梗死的病死率逐渐增高。2、昆明地区老年脑梗死患者超过60%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8.83%的人并发心律失常,14.93%的人并发肺部感染。临床工作中应加强血压的控制,入院的脑梗死患者需要加强心电监测、心律失常的预防治疗并积极防治肺部感染,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3、年龄、并发肺部感染、外周血白细胞数是老年脑梗死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肌酐、空腹血糖、NIHSS评分数值、上消化道出血、脑梗死后再出血、心律失常、癫痫以及既往有房颤病史可能与老年脑梗死的死亡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