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丁基氯化锡是一种有毒的有机锡化合物,其应用广泛且难以降解,能对生物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严重影响。本研究选择鲤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检测48小时三丁基氯化锡对鲤鱼的半致死浓度,以评价三丁基氯化锡对鲤鱼的毒性强度。实验结果表明三丁基氯化锡对鲤鱼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其对鲤鱼的48h的半致死浓度为7.62μg/L。用0.1μg/L、1.0μg/L和3.0μg/L三丁基氯化锡处理鲤鱼28天后,进行血液学分析。用白细胞稀释液处理采集的新鲜血液后,在显微镜下计数对照组和各浓度三丁基氯化锡处理组鲤鱼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处理组对鲤鱼血液中白细胞数目无显著影响,中浓度处理组的鲤鱼白细胞数目显著减少,高浓度处理组鲤鱼白细胞数减少最为明显。取三丁基氯化锡处理28天的各组鲤鱼的血清,用以检测三丁基氯化锡对血清中补体活性的影响。用绵羊红细胞作为抗原,抗绵羊红细胞抗体作为特异性抗体,以鲤鱼血清中的补体来介导抗原与抗体反应,以发生溶血百分率来计算血清中补体的活性。统计学方法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对鲤鱼血清补体活性无显著影响,中浓度组鲤鱼血清中补体活性显著降低,高浓度组对鲤鱼血清补体活性影响最为显著。取对照组和处理组鲤鱼,每组各三条,腹腔注射绵羊红细胞,免疫10天后,解剖鲤鱼,取头肾组织,用组织匀浆器将头肾充分磨碎,制备单细胞悬液。当再次与绵羊红细胞接触,抗体生成细胞就能产生抗绵羊红细胞的抗体,在外源补体的参与下使红细胞溶解形成溶血空斑。每一个溶血空斑的中央都是一个抗体生成细胞,由此计算出头肾中抗体生成细胞的数目。统计学分析知,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处理组和中浓度处理组鲤鱼头肾中的抗体生成细胞数目未受到显著影响,但高浓度处理组鲤鱼头肾的抗体生成细胞数目显著减少。用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浸泡刺激对照组和处理组鲤鱼后,在嗜水气单胞菌刺激前和刺激后6h、24h、72h、120h和168h,分别取正常组和处理组鲤鱼,每组各取3条。解剖,取肝脏、脾脏、头肾、鳃、前肠和后肠组织,液氮充分研磨后,提取各组织的RNA,反转录成cDNA,每组3条鲤鱼的cDNA等量混合后进行PCR,半定量法测定对照组和处理组鲤鱼的脾脏、前肠和后肠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hepcidin、MHCⅡβ和pIgR 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低浓度的三丁基氯化锡对鲤鱼相关组织的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中浓度处理组对鲤鱼相关组织的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的影响仅限于表达峰值;高浓度处理组鲤鱼相关组织的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受到明显显著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