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单仲裁条款的效力——从格式条款与书面性角度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om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单是海上货物运输中的重要单证。随着国际航运业的发展,承运人不断地在提单背面加注各种条款以减轻或免除自己的责任,仲裁条款就是这样一种条款。自该条款出现以来,对它的效力问题就争议不断,并且涉及国内货主的保护和国内仲裁业未来发展的两难抉择。   本文从提单法律关系着手,将提单仲裁条款与一般仲裁条款和提单中其他条款相比较,得出提单仲裁条款的两大特征:格式条款和书面性要求。随后作者对这两大特征所导致的效力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且得出结论阻碍提单仲裁条款有效的理论障碍不复存在。然后作者讨论了其他国家采取的三种不同的实践模式,着重介绍了美国对提单仲裁条款先推定有效再进行效力规制的限制模式,并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借鉴美国模式的建议:完善有效立法的同时,运用格式条款效力规制理论实现个案的公平,并最终实现整体公正。希望笔者的这点设想能够为我国海事司法和仲裁实践提供一点参考。
其他文献
租赁权的物权化是民法上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本文从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商铺承租人无法收回投资的矛盾着手,意思自治的结果并没有实现最优产权配置。通过检讨现有学说并经过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象征,是对我国社会制度核心精神的体现,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
赦免制度在古代是封建帝王们用以彰显恩德的手段,是一种恩赐制度。发展到现代,它已成为了一种用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政策手段。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以及“一国
从1979年大陆刑法典颁布以来,走私犯罪历经数次大幅度的修改,从最初的一个罪名发展到十二个罪名,法定最高刑从十年发展到死刑,成为经济犯罪中最先规定死刑的罪名,并首开单位
行政不作为违法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几乎遍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在许多法治发达的国家,已建立相对完善的行政不作为诉讼制度,公民可以行使诉权为自身合法权益寻求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