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逐渐加大,建设大型立式储罐已成为必然,由于储罐地震破坏后损失严重,所以其接近实际的抗震分析研究在储罐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针对储罐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063)的资助下开展立式浮顶储罐与桩基和隔震层相互作用的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绪论:简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简介立式浮顶油罐结构体系并对储罐基础类型做了详细介绍,概述储罐基础隔震研究进展和储罐与土体相互作用研究进展。(2)桩土-基础隔震15×10~4m~3立式储罐有限元模型:以15×10~4m~3立式储罐为研究对象,应用ADINA有限元软件,考虑桩土-隔震层-罐体的相互作用,采用线弹簧单元模拟桩基和隔震层,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确定桩基弹簧的刚度,通过选取合适单元和边界条件建立了 4种有限元模型。(3)储罐与桩土相互作用地震响应数值模拟分析:基础隔震储罐的减震效应分析表明:除晃动波高外,隔震能够有效降低地震响应。桩基础-隔震层-罐体相互作用对隔震储罐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非隔震时,桩土的存在有一定的耗能减震作用,从安全角度可以不考虑桩土的影响。隔震时,考虑桩土的影响后有效应力峰值在罐壁底部变厚度连接处放大较大,因此隔震时需要考虑桩土的影响并应重点设计罐壁底部变厚度连接处。无论是隔震还是非隔震情况,考虑桩土后对晃动波高的影响不大,可以基本忽略。(4)桩土-隔震层-罐体相互作用地震响应参数影响分析:单一地震波的数值计算结果作为储罐设计值可能不合理,对于同一场地应选择具有统计意义的地震波作均值效应分析;除晃动波高外,隔震层的阻尼比在0.2-0.3范围内地震动响应减震率较高,隔震周期越大减震效果越明显。6、7、8较低地震烈度时储罐结构地震响应的减震率基本相同,表明材料处于线弹性阶段,9度时减震率有所下降,表明材料进入非弹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