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飞行器机动控制问题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因其可以在临近空间持续高速飞行并利用空气动力进行机动的特点,展示出显著的军民两用价值,成为临近空间飞行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发动机/机体一体化的气动布局和临近空间飞行环境,赋予该类飞行器独特的飞行特性和飞行品质要求,给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带来新的挑战,尤其体现在飞行器机动飞行阶段。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机动飞行具有动力学系数变化范围大、姿态/航迹响应缓慢、模型参数不准确、飞行姿态及姿态角速率存在幅值约束的特点,要求控制系统具有稳定性、快速性、鲁棒性,同时能满足状态约束。针对上述特点和需求,本文以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为对象,对其机动飞行控制展开研究,提出了基于变参数模型的状态受限自适应控制方法,保证飞行器机动飞行满足要求。全文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飞行器机动过程中姿态及姿态角速率必须满足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条件限制的问题,本文采用指令调速器进行受限控制系统设计。通过指令调速器的合理配置,滚动优化系统指令,在不降低系统控制品质的情况下,使飞行器机动过程中飞行状态能够快速且无超调地达到约束边界,且能够沿约束边界持续运行。该设计针对飞行器姿态及姿态角速率约束问题,同时考虑到飞行器姿态/航迹响应缓慢的特点,在满足状态约束的条件下,能够提升系统航迹响应速度。2.针对飞行器存在的模型参数不准确问题,在受限控制系统的基础上,结合鲁棒自适应控制,设计了一种状态受限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以标称系统的受限状态响应为参考状态,通过鲁棒自适应技术,调节带有参数偏差的实际系统状态响应,使得实际系统状态响应与参考模型足够接近,从而减小飞行器状态散布,最终使实际系统状态响应满足约束指标。3.考虑到飞行器机动飞行过程中动力学系数随飞行条件显著变化,为精确刻画飞行器模型,本文建立了飞行器基于张量积的多胞模型,并根据多胞型顶点系统及权值分解系数将飞行器模型转化为具有仿射参数依赖形式的线性变参数模型。该变参数模型具有高精度、低计算复杂度、具多胞型的优点,为后续全包线变参数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打下基础。4.为满足飞行器在飞行包线内的高精度稳定控制,本文采用并行分布补偿原理,设计了基于飞行器多胞模型的变增益控制系统。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在飞行包线范围内渐进稳定,保证了飞行器机动过程的稳定性。5.综合考虑飞行器机动飞行时动力学系数变化大、状态受限、模型参数不准确、姿态/航迹响应慢的问题,本文建立了基于线性变参数模型的状态受限自适应控制方法并证明了其状态有界稳定。该方法根据飞行器飞行参数,实时更新系统参考模型,由指令调速器根据当前参考模型生成满足约束的优化指令,自适应控制器根据真实系统和参考系统的状态误差修正真实系统动态响应,减小真实系统状态散布。通过数字模型仿真,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紧紧围绕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机动飞行特点和需求,建立了一套基于变参数模型的状态受限自适应控制方法并给出稳定性证明,有针对性地解决了飞行器变参数控制问题、飞行状态受限问题、模型参数不准确问题,同时兼顾飞行航迹的快速响应。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机动飞行的控制要求,得到的控制系统具有稳定性、快速性、鲁棒性,满足系统状态约束。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爆震燃烧由于具有燃烧速率快、熵增小等特点,在用于推进系统时将比传统动力装置具备更高的热循环效率,因此受到了广泛地关注。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Pulse Detonation Rocket Engine,简称PDRE)是爆震发动机的一种,在完成相关的原理性验证后,目前的发展重点集中在性能优化方面。其中,非稳态排气条件下的最优化喷管设计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针对上述难点,提出了一种流体喷管方案,并结
学位
多电飞机是当前技术可行性较高且经济性较好的飞机系统电气化方案,能减轻飞机结构重量、提高飞机维修效率并降低火灾隐患。然而,飞机系统电气化会带来电气设备搭载比例增加、总功率需求增大和能量分配等问题,需要通过能量管理来解决。本文主要研究多电飞机能量管理中的自适应负载管理和全机能量优化设计方法,并对典型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飞机电气系统模型复杂程度与仿真计算结果的关
学位
城镇化发展的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指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如何将我国这一落后的农业国大踏步转变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强国,成为了主导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然而受制于各方面的历史条件,虽然我国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在曲折艰难的探索中取得了成绩,但是始终没有进入到一个健康稳步发展的快车道。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逐渐形成并日臻完善,我国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在计划经济时代未能
轴流压气机内部呈现出复杂的流动状态,各种三维流动结构之间相互作用,最终会影响压气机的整体性能。轴流压气机的转子/静子叶尖以及根部区域的流动最为复杂,这些复杂流动更容易使压气机进入非稳定流动状态,进而导致失速。为了保证高负荷压气机拥有更宽的稳定工作范围,本文主要围绕微型涡流发生器这一被动流动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并以此发展出不同的流动控制融合方案。研究主要以轴流压气机叶栅/静子的角区分离结构特点和角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