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与竞争力研究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uif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高低一方面直接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地区乃至国家的整体产业结构,并对经济一体化发展有深远意义。目前,我国在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关系和集聚方面的研究较少,相对较为匮乏,仅有研究主要是以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长三角等为主。由于地区的不同,这些研究对全国其他省份未必能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能有效带动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实现整盘复兴,加快推进东部先发展、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步伐,使长江经济带迅速成为集资本、人才和技术于一体的战略高地。本文为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和竞争力之间的关系,选择长江经济带九省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国内外文献的搜集整理,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竞争力的关系,并构建相应的理论概念模型;将区位熵引入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研究;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对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同时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集聚水平和竞争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出相应对策。论文首先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论述,包括产业集聚的概念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并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竞争力研究的相关视角,为分析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竞争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其次,在国内外已有理论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竞争力产生的影响,详细阐述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对研究数据的选取做了介绍。再次,采用区位熵从整体角度和分行业角度对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测量,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对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分省市分行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并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与竞争力的关系。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分别从长江经济带整体、分省市和分行业的角度,提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探索我国星级饭店员工情绪劳动在组织情境下的作用机制,具体表现为组织为员工提供的职业生涯管理活动与员工对组织支持感的感知水平,这两者对情绪劳动和工作绩效的影
城市中的景观是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它们既是一种文化资源同时又是一种生态环境资源。现代环境陶瓷艺术作为一个20世纪尾声才广泛出现的艺术形式,它极大的拓展了陶瓷艺术空间,并且多样化的陶瓷材料也符合城市景观设计的多方面要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逐步提升,城市不仅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艺术展现力,大众也更加关注外在环境的美感。与此同时,陶瓷艺术也逐渐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及大众生活之
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上世纪就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福建省也紧随国家的步伐在1944年进入人口老年型。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企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绿色营销这种新的营销模式普遍传播开来。近年来,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至少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以来即是如此,至今还有56个民族。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数据为871.439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6538%。彝族主要居住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省一区。云南约504万人,占全国彝族人口的61.7%;四川约264万人,占全国彝族总人口的27.1%;贵州约84万人,占总人口的10.8%
在蜂窝网络中,大概有60%以上的电话业务和超过90%的数据流量业务都发生室内场所,然而电磁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会导致室内信号差甚至产生盲区。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引入毫微微小区,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宏基站的负载,获得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网络吞吐量。但是在毫微微基站和宏基站共用相同频谱资源时,宏基站和毫微微小区基站会产生跨层干扰以及相邻的毫微微基站彼此之间会产生共层干扰。因此,研究合理的资源分配方
随着移动用户对业务需求的不断提高,移动用户的数据速率需求在过去十年一直在增长,而且将一直持续增长下去。现今,超过60%的移动语音传输业务和90%移动数据传输业务都发生在
英语阅读是中国学生获得英语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语言技能之一。良好的英语阅读策略能使得阅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很有必要对中国学生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进行研究。上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学习策略,研究对象主要是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和中学生。很少研究关注职业院校学生,特别是中职学生。本文通过对南博124名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试图找出中职学生在
织补,本是一种缝纫技术,修复破损衣物的手段,在经济不发达、物资匮乏的时期出现,用以提高衣物的利用效率。一些心灵手巧的工匠或主妇,在修复衣物破洞时,开发出适应各种质地款式的织补技法,将破洞装点成亮点,使贫乏的生活焕发出魅力与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织补的原初价值逐渐退化,由修补作用向装饰作用转化,在服装设计中衍生成为一种模仿织补效果的简朴粗狂的服装风格。“织补”的理念与方法被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引用
本文将围绕中华视域下网格系统在二维设计中的设计元素和网格系统在二维设计中的构建与应用展开讨论与举例论述,一方面,探究中华视域下的网格系统中的二维设计元素;一方面,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