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蛋白质胶囊绿藻微反应器的构筑及其产氢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o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问题越来越严峻,氢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物制氢能耗低污染少且原料可再生,具备其它制氢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生物制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技术不成熟,尚不能实现长时间产氢,对生物依赖性大。受天然细胞启发,课题利用细胞膜最为重要的性质——分隔实现高效的酶催化反应,选定蛋白质胶囊这种仿生细胞膜结构构筑微反应器。通过高效酶促反应构建厌氧微环境,激活小球藻体内氢化酶活性,实现微室内小球藻产氢功能。首先,在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上修饰足量氨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合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再将二者耦合合成了两亲性生物大分子BSA-NH2/PNIPAAm。然后,利用基元在油水界面的自组装构筑蛋白质胶囊。选择适当小球藻浓度可以兼顾小球藻的封装以及转移水相的效率。最后,通过胶囊内漆酶催化外加底物单宁酸建立厌氧微环境激活氢化酶产氢。经过异硫氰酸酯(FITC)荧光标记底物单宁酸,确定酶促反应的主要发生位点位于蛋白质胶囊膜上。底物单宁酸的吸附作用一方面增强了膜结构的材料性能,使得两周后仍可以观察到完好的膜结构;另一方面,使胶囊变得致密,有利于维持隔室内的微环境。在构建的微反应器内,小球藻不仅可以受到蛋白质胶囊的保护,还可以在微室外较高的溶解氧浓度下实现产氢功能。体系中小球藻前期的产氢效率为0.234μmol/(h·mg),高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瞬时氢气产率,且生物制氢可以持续25 d。在改变小球藻生理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维持了其原有的正常生命活动——在胶囊内进行分裂增殖,一周内平均每个胶囊内小球藻数目增长了两个。对小球藻增殖数目少的现象进行了探究,发现小球藻在经历转移水相等过程,自身受到一定胁迫,通过后期在胶囊中的培养,小球藻产氢潜力经历了先恢复后增强的阶段。在减少胁迫的尝试中,在小球藻表面增设聚多巴胺保护层,使一周氢气产量提升到包覆前的1.46倍。
其他文献
铁电陶瓷具备众多优异的电学性质,用其制备而成的材料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钛酸钡钙陶瓷(BCT)是一种典型的弛豫型铁电体,晶格结构不复杂,发生弥散相变且仅一个相变点,选择BCT作为基质材料采用荧光法对介电温谱监测相变做补充,可以扩大相变温区,且对应数据点多。Er3+是最常见的稀土离子之一,吸收980 nm的激光,既可以发生上转换发光,也可以发生下转换发光,其中上转换发光又几乎不会受到环境的干扰,固可作
本文针对JGS1石英玻璃,利用DD1.2高频高压电子加速器和60Co辐射源,开展了1MeV电子和γ射线辐照试验,总结了不同辐照条件下石英玻璃的光谱透过率随辐照剂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石英玻璃中辐照色心缺陷种类及其累积过程,探讨了剂量率对着色效应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提出了电子辐照和γ射线辐照效应的等效性原则和相应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1MeV电子和γ射线辐照下,JGS1石英玻璃的光谱透过率在小于3
随着多学科的深入融合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如随身医疗监测设备、柔性机器人、电子皮肤、可穿戴电子设备、电子纺织物等,这些技术、产品的出现不但是学科融合、技术发展的里程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未来电子产品小型化、柔性化、可穿戴化的发展趋势。可穿戴电子产品是未来电子产品的重要发展趋势,本论文研究可穿戴电子品重要的基础材料——弹性导电纤维的制备。本文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弹
涡旋光束是具有轨道角动量的一种新型光束,传输过程中某一截面的整体光束强度呈环状分布,相位绕光束中心轴螺旋传输,即具有螺旋型波前结构,光束的坡印廷矢量与光束传播方向存在一个夹角,照射到物体上,可以产生旋转多普勒频移。现在已经在实验室和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实现了目标物旋转速度的测量,但都存在着相对较大的实验误差,这是由于探测过程中存在大量不可避免的环境干扰以及人为操作精度的限制,例如受到大气湍流、接收
近年来,研究合成新型表面增强拉曼(SERS)活性基底材料已成为SERS领域的研究热点。不同于传统的贵金属基底和半导体基底,类金属材料表现出优异的SERS活性且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贵金属基底和半导体基底的缺点。碳化钼具有金属性,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催化、加氢产氢等领域,但目前有关碳化钼SERS效应的研究仍然较少,其化学增强机制研究尚不明确,碳化钼不同晶相的SERS效应也尚未有研究。因此,本论文系统的研究了两
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对大气环境监测、煤矿生产安全以及医学呼出气体诊断等方面有着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开展超高灵敏度的痕量气体检测研究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石英增强光声光谱(Quartz-enhanced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QEPAS)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痕量气体检测技术。与传统光声光谱技术不同的是,QEPAS技术的核心器件是石英音叉。首先,本文通
热电材料可以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的直接相互转换,对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钛酸锶(Sr TiO3)基热电材料是一种典型的N型氧化物热电材料,其中,掺La的Sr TiO3已经被广泛研究,但仍存在电导率偏低、热导率过高的问题,其在降低烧结温度等制备工艺优化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本论文在优化La0.1Sr0.9TiO3粉体合成工艺和陶瓷烧结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形态纳米Ag的复合对La0.1Sr0.9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具有类似石墨烯的平面结构,且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主要是羟基、环氧基和羰基等。特殊的结构使得GO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应用广泛。但是,在GO的制备过程中,纯化步骤是一个瓶颈问题,通常用水进行洗涤或者透析方法对GO进行提纯,但是用水洗涤需要较为漫长的时间,洗涤过程中形成十分稳定和大量的胶体溶液,难以离心分离,为纯化过程增加了难度,使得工业生产成本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一种以半导体材料为催化剂,利用太阳光能,降解有机污染物,制备H2、CH4等清洁能源,用于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的新兴技术。其中,半导体材料的吸光能力、载流子的分离效率,材料对反应物的吸附能力等因素直接决定着最终光催化材料性能的优劣。本文以Bi系纳米光催化材料β-Bi2O3为基础,构筑了基于β-Bi2O3的二元、三元异质结构,深入探讨了β-Bi2O3基多元异质结构的
多铁性材料因为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铁性共存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磁电多铁性材料由于在逻辑器件和信息存储器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受到广大研究者的亲睐,因此制备具有铁电性和磁性的多铁性材料有极其重要的意义。BaTiO3是典型的铁电材料,掺杂过渡金属离子可在BaTiO3中引入磁性。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引入磁性的同时,很难保证铁电性能不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通过掺杂Fe3+引入磁性,采用模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