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抽象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研究 ——以函数为例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19906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核心素养是高中课程改革的新方向,确定了适合我国国情发展以数学抽象素养为首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抽象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长期潜移默化的培养。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虽未提出,但根据文献和一线教师的观点,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与髙中新课标提出的六大核心素养基本相同。函数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部分,函数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相关,有丰富的表达形式,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抽象思维的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培养数学抽象素养的适宜载体,促进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在“建构主义”、“APOS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理论指导下,探讨数学抽象培养的教学设计,主要探讨三个问题:(1)目前初中课堂数学抽象素养的教学现状;(2)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教学策略;(3)数学抽象培养的教学设计案例。本论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案例研究法。首先,在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阅读文献对数学抽象素养的研究现状、培养方式进行了研究把握,阐述了相关教学理论;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初中数学抽象素养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最后,对初中函数模块如何对学生进行合理教学进行整理研究,从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对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案例。(1)宏观上:单元教学形式组织内容,逆向教学形式制定目标,深度教学形式过程设计。(2)新授课教学策略:(1)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兴趣;(2)重视信息技术,融合课程;(3)重视数学语言,加深理解;(4)巧妙设计问题串,激活思维。(3)习题课教学策略:(1)精心设计练习,训练思维;(2)合理运用变式,掌握本质;(3)细化应用情境,触类旁通;(4)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思维。(4)复习课教学策略:(1)问题驱动,巩固基础;(2)构建知识体系,整体巩固;(3)反思归纳,提高能力;(4)学生主体,民主合作。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明显.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中等技术型人才的主阵地,其地位与作用越显突出.数学作为社会人必备知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得数学课程必然地成为了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重要文化基础课程,它对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以及终身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科大概念为基础,构建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教学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当前高中平面解析几何教学存在知识碎片化、灌输式教学以及一学就会,一做题就不会的现象.元认知指导下的逆向单元教学设计,是解决圆锥曲线教学的有效方法.基于元认知的逆向单元教学,能确保知识单元的整体性,提高学生元认知,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本研究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逆向单元教学设计与
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全面进入信息时代,“微”时代应运而生,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开展微专题教学,是每个教师需要重视的课题.本学位论文以直观想象素养为研究对象,以立体几何为研究的知识载体,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研究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开展微专题教学.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查阅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梳理
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孕育了化学物质结构理论,促使化学从宏观走向微观、从经验迈入理论。因此,利用模型认识世界、解释世界乃至解决问题是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科学教育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2018年,我国颁布的高中化学新课标已将模型视为学生应知应会的科学方法之一。当前对中学化学模型教学的研究多集中在高中阶段。然而,作为一种基本的、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模型已经在初中化学阶段有所体现。采用合适
本研究是在对中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衔接的探讨的基础上,旨在为小学生学习后续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也消除作为初中新生刚踏入校园面对初中几何的不适感,同时也为中小学教师的几何教学提供意见,对义务阶段几何知识点的编写提供参考.本文通过收集文献信息资料,认真通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整理出小学(第一、二学段)和初中(第三学段)的“图形与几何”课程内容目标和行为动词个数分布情况;通过翻阅
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中提出的直观想象素养使“直观”再次引起广大教育学者的关注.对于“直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图形为载体的问题上,少有人注意到以模式为载体的直观——模式直观.本学位论文围绕“模式直观”展开教学研究.首先,采用文献法收集“模式直观”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重新阐释“模式直观”的概念,并将其分为“常识模式直观”“图形模式直观”“实验模式直观”“
自2014年以来,我国开始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规范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体系,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模式。南澳洲教育证书的中学课程体系包含较为严密的学业评价制度,评价结果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研究南澳洲的生物学课程与学业评价体系,可为我国当前生物学科学业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以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式与命题提供借鉴。
导数在文理分科时候是属于文科选修1-1和理科选修2-2,文理不分科后,新教材导数在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因此对于文理不分科以后,导数的内容、导数的教学、导数的试题的命题和解题有什么变化对于每个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值得关注的点,并且导数的内容在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中又起着衔接的作用.因此对于文理不分科以后导数试题的命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通过对2010-2019年近十年高考数学全国I卷文理试卷导数
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解题错误类型、分析学生错误原因以及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有这对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避免或是减少学生解题错误、提升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以及在纠错中提升思维品质中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函数内容是初高中衔接重要内容也是高考重要的组成部分.函数经常与不等式、应用题、导数等内容进行综合考察,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出卷方式可以创新灵活,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高一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在解题中会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的六大核心素养,在教育界掀起一股热潮,有关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不断增多.其中数学抽象素养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落实不足.基于此,本文选择数学抽象素养作为研究对象,意在研究将数学抽象素养落实到当前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促进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发展抽象思维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而满足学生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