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音乐院校经验,发挥高师自身优势——高师和声教学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_w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高师音乐院校的和声教学普遍沿袭专业音乐院校和声教学模式。专业音乐院校的和声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其和声教学体系毫无疑问是经得起历史考验和具有完整而系统化的训练方法。但是高师音乐院校和声教学由于受到培养目标、学生学习能力、教师教学能力、授课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完全照搬专业音乐院校的和声教学模式。因此,高师音乐院校和声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高师音乐院校的和声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四部和声写作的理论知识与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实际运用和声的能力,为其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奠定基础。将二十世纪和声与我国民族调试和声纳入高师音乐院校和声教学内容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目前,高师音乐院校和声教学所使用的和声教材大多是专业音乐院校和声教学所使用的传统和声教材。这些教材都是经过历史考验的,是系统化的教材,其内容丰富,讲解全面,能够有效辅助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工作。但是,由于高师音乐院校学生的基础薄弱,这些教材并不适合高师音乐院校的和声教学。因此高师音乐院校应选择适合的和声教材,以适应高师音乐院校的和声教学。 和声是多声部音乐中表现内容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深入学习其他作曲理论、技术课程的前提、基础。高师音乐院校和声教学应与其他相关学科有机地结合,并分专业进行和声课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以提高和声教学质量。 本文通过对高师音乐院校如何体现和声教学的师范性、如何将二十世纪和声与民族调试和声纳入高师课堂、如何将其他与和声教学相关的学科(复调、曲式、配器、钢琴即兴伴奏等)有机结合、如何分专业进行和声课教学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
其他文献
莫高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结晶,也是绘画艺术瑰宝,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作为我国最早见于史册的凉州石窟,自唐代以来再未见于记载,以至
期刊
艺术的目的在于自由、轻松、超越、解放,只有通过有打破有、回到无,才能获得自由、轻松、超越、解放。国画艺术由于受道家的超越的自然天道的虚无主义与自然主义、佛教禅宗空无
本论文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的书法艺术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的调查分析,书法艺术是我国最具有历史文化意蕴和学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文化遗产。它关系着外来文化影响下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
期刊
20世纪后50年,工业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而支撑这些琳琅满目的工业产品的根本是人类生存的地球有限资源,由于不适当的生产方式和利益关系导致了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
麦克道尔是十九世纪晚期第一个获得世界性声誉的美国著名作曲家。《印第安组曲》是麦克道尔在1891到1895年间写的管弦乐作品,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印第安组曲》运用美国
期刊
国情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必然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当前的国情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并未落到实处。本文重点谈了教育机构如何与媒体合作,如何合理地构建未成年
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学生原先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使学生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艺术可以发展我们的感性,增强我们的学习意识,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感知能力的最强有力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