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统观近十年的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总结其命题特点,通过和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等地的中考语文试题相比较,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等方式,分析其利弊得失并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言主要阐述了研究问题的缘由和国内研究现状,并阐述了本文研究的内容;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对2008—2017年这十年的河南中考试卷进行分析,总结其命题规律、命题的优点和缺点,第二章分析了河南省中考语文命题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第三章对河南省中考语文命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本文研究结合了具体的语文教学实际,着重分析了河南省中考语文命题特点与课堂教学之联系,希望能突破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些困境:语文考试重于文学作品教学、单一的评价方式使教师和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之间出现不相适应、考试内容脱离现实生活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河南省中考语文命题提出了以下建议:应增强命题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其次,要凸显大语文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再次,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最后,优化中考语文命题形式,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新的教育理念引领课程改革,用课程改革促使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还可以通过灵活的、新颖的、融合新课程理念的方式改变中考语文命题形式,打破传统的形式,以此带动语文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