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单士厘是清代闺秀的一朵奇葩,以自身对妇德的宣扬和深厚的学养,完成著作等身的一生;用弱小的身躯和脚步追随丈夫走遍世界,并留下文字,这些都使单士厘成为一代才女,贤妻良母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士厘是清代闺秀的一朵奇葩,以自身对妇德的宣扬和深厚的学养,完成著作等身的一生;用弱小的身躯和脚步追随丈夫走遍世界,并留下文字,这些都使单士厘成为一代才女,贤妻良母的典范和走向世界的知识女性先驱。单士厘是浙江萧山人,后因战乱迁居海宁硖石镇。她一生著述颇丰,有:《受兹室诗稿》、《癸卯旅行记》、《归潜记》、《清闺秀正始再续集》、《清闺秀艺文略》、《家政学》、《懿范闻记录》等作品。本篇论文主要针对单士厘所作的《受兹室诗稿》、《清闺秀正始再续集》、《癸卯旅行记》、《归潜记》四部作品进行研究。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单士厘的生平与交游考,简要介绍其生平与著作,主要分析了家庭背景(其中包括自身家族背景和夫家背景)对单士厘成就的促进作用,并从其作品入手探究生活角色的不同和多变,还根据一些书信、文章等发掘单士厘的交游圈,作为晚清女性具有独立交游圈是值得被关注的;第二章,将《受兹室诗稿》按照诗作题材的区别将其分类,进而探讨诗作内容的多样性,结合诗作语言特色分析诗歌艺术的独特性以及其诗作折射出作者现代与传统并存的思想进行了详细的述评;第三章,围绕《癸卯旅行记》、《归潜记》两部游记展开详细考述,分别从两部游记的主要内容、游记独特的书写角度以及单士厘游记女性化的书写方式等方面说明这两部游记的重要价值;第四章,阐释单士厘目录学著作《清闺秀正始再续集》在女性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首先简要概述清前闺秀文学发展的情况,进而重点介绍《清闺秀正始再续集》,以此为代表鸟瞰清代闺秀文学的发展特点,对清代闺秀作家呈现出的地域和家世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对这些清代闺秀作家的作品内容进行研究,发现其内容主要集中于对德才的追求、巾帼情怀和咏物抒怀。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指出单士厘对于女性解放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其他文献
秦观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文及书法方面均有一定造诣。但受其性格、创作方式及其词名的影响,其在诗歌、散文及书法方面的成就一度为其词名所掩盖。尽管近年来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学科界限的不断模糊,图形的应用范围已经不再限定于平面二维的范畴之内,图形进入到空间中,具备了三维立体造型的特点。由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由静态到
兴膳宏是日本著名的中国文学研究者,他一直致力于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其中既包括南北朝时期最为兴盛的古代文论的研究,如《文心雕龙》、《诗品》等;也涉及具体作家作品
本实验从家兔耳缘静脉推注四氧嘧啶,造成糖病疾病动物模型,实验组给予耳针治疗10天,观察每天血糖,尿糖变化和家兔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血糖值在注药后第6天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尿糖与血
本文采用原型理论和概念隐喻框架下的某些观点分析李煜词作中的隐喻,旨在为李煜词作的欣赏提供一个更为深刻,更为全面的解读。在中国传统文学的长卷中,流传着这么一位皇帝;在他一
赋话是一种类似于诗话、词话的关于赋体文学的理论批评形态,其在论述形式上是“记事”与“评论”的结合,在论述内容上既有对赋家生平、作赋史料和赋坛轶闻的记载,又有对赋体源流
目的探讨LY294002(LY)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帕金森病(PD)相关基因Nurr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脂多糖(LP
李广田(1906-1968),出生于山东邹平县小杨家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评论家、教育家和民间文艺工作者。1948年至1952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52
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是动物凝集素家族中的一员,可专一的识别β-半乳糖苷,具有趋化巨噬细胞游走,促进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产物蓄积的生物特点。为揭示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以下
目的:通过对南京地区2013年无偿献血人群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街头无偿献血、互助献血和团体献血之间的差异,为健全无偿献血的招募提供方法和策略。方法:使用全自动加样系统和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