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问题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an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保障了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然而由于我国重点学校政策的实施和长期的教育投入不足,导致了一大批薄弱学校的存在,就近入学政策无法阻止民众的择校热情,民众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择校,严重的影响了就近入学政策的正常实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人口的流动,然而户籍制度的存在,导致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入学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地方政府在制定就近入学政策时,缺少公平、公正、公开的流程,缺少民众的参与和民主监督,导致部分民众对就近入学政策实施细则产生质疑。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案)》再次明确就近入学政策,然而有学者针对该政策提出了不同的解释,认为就近入学是政府的义务,而非适龄儿童的义务;部分学者提出应通过择校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本文从比较分析的视角出发,通过考察发达国家就近入学政策的内容和特点,以此来丰富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的实施细则;采用公共政策理论分析就近入学问题的参与者及其收益情况,剖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采用博弈理论从多个博弈维度来分析当前就近入学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央政府应在政策上强化执行力,财政上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应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等措施促使就近入学政策正常实施,以促使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的不断完善,提高我国全面的受教育水平。
其他文献
从世界各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情况来看,轨道交通具有高速、安稳、准时及舒适等优点,已经成为各国大城市人们主要选择的交通工具。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仅缓解了城市所面临着严
在信息严重过载的Web2.0网络应用中,社会标签系统因为具有门槛低、操作灵活、易用等特点而变的越来越流行。在社会标签系统中,用户可以使用标签对资源进行标注,其中标签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