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骨髓中包含多种不同的细胞,有造血干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骨原细胞及脂肪细胞。近年来,另一种类型的具有增殖及自我更新能力,并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及脂肪细胞的间质细胞在骨髓中被发现,被称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由于该类细胞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开启了新的道路,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风、肾脏疾病、自身免疫类疾病如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使对它的研究成为了热点。方法:用全骨髓接种贴壁培养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然后分别以体积分数为0.15和0.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进行原代培养,传代后均以体积分数为0.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生长形态及生长特征,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测定MSCs表面标记CD44,CD45和CD90的表达。结果:原代培养采用含体积分数为0.15胎牛血清培养基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较快,原代(平均为8d)及P1代(平均为5d)传代时间较短,两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3代的生长曲线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流式细胞仪检测均呈CD44及CD90阳性表达,CD45阴性表达。结论:用全骨髓接种贴壁培养法,原代培养在含体积分数为0.15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液中可减少MSCs培养至第3代时所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