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在中晚期宫颈癌中的治疗疗效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479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和探讨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Uterine artery i nt ervent i onal chemoerabolization)在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可行性,评价其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及作用。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4年9月在延边医院住院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临床分期Ib2期及以上分期、肿瘤病灶≥4cm伴不同程度的活动性阴道出血,无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的98例患者行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结合临床实践选择化疗药物为DDP(顺铂)40mg+BLM(博来霉素)15mg+5-FU(氟尿嘧啶)0.5mg。治疗前通过查体及辅助检查记录肿瘤病灶大小,并记录阴道出血量。介入术后于阴道填塞纱布(纱布规格40×40cm,吸血量为50ml),在于6小时、24小时、72小时更换纱布观察出血量变化。按时间段更换纱布见出血量为10ml(纱布浸透1/5),其后至72小时再无阴道出血则视为有效控制出血,并记录其有效控制出血时间。所有患者3周后通过查体及辅助检查记录治疗后的病灶大小,比较肿块前后大小变化。严密观察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后的化疗药物副反应及介入栓塞不良反应。治疗后跟踪记录后期治疗方式、肿瘤残留及淋巴转移情况,跟踪随访远期疗效及5年生存率。结果: 55例伴阴道大出血的宫颈癌患者中行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6小时后有效控制出血的20例;24小时后有效控制出血的供48例;剩余7例72小时后转为血性分泌物,全部达到有效控制出血;24小时内阴道出血有效控制率分别为Ⅰb2期100.0%,Ⅱa1期100.0%,Ⅱa2期86.7%,Ⅱb期83.3%,Ⅲ期70.0%。所有伴阴道大出血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72小时内有效控制率为100%。98例患者完成1个疗程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3周后综合观察各项指标,18例(18.4%)肿块完全消失;60例肿块体积缩小大于50%;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总有效率79.6%(78/98)。治疗过程中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贫血,药物热,肝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最常见,均在对症治疗后缓解。3周后评估疗效,对符合身体条件及耐受手术治疗的Ⅰb2-Ⅱa2期48例患者行宫颈癌根治术;Ⅱb-Ⅲ期患者直接转放疗。宫颈癌根治术后病理回报:组织学检查无癌灶残留的17例,属病理完全缓解;7例有宫旁浸润病灶,9例盆腔淋巴结转移病灶,2例阴道切缘阳性,8例脉管发现有癌栓,其中同时有宫旁浸润病灶及淋巴结转移病灶的5例。本资料中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后淋巴结转移率仅为29.2%(14/48)。行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的9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随访到的仅59例,其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8.3%、84.7%和71.2%。结论: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后宫颈局部病灶明显缩小,活动性出血达到止血效果;短时间内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手术率及肿瘤切净率,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条件;一定程度拖延肿瘤复发及转移时间,从而改善短期生存质量。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对中晚期宫颈癌的短期治疗疗效不容忽视,但其远期疗效及提高5年生存率方面仍无明显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1、探讨Leptin、NF-κB、TNF-α、IL-6、IFN-γ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2、探讨胃癌患者营养状况与Leptin、NF-κB、TNF-α、IL-6、IFN-γ的关系;3、分析胃癌患者中Leptin、N
1.背景与目的神经外科手术中鞍区手术是极具挑战性的,主要原因是鞍区结构复杂,垂体、下丘脑、大脑基底动脉环及多组颅神经等重要组织均位于该区域内,而且各种病理类型病变均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需求的增加,我国地方猪养殖和肉制品加工产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机,为了开展对地方猪肉质量属性的比较分析,本研究以外三元猪肉为对照样品,对市场
断代是古建筑研究的基本问题,而历经多次修缮并更换构件是古代木构建筑保存的常态。现存的大量宋元明建筑中都包含多种时代特征的构件,尤其在江南地区,断代标准如何选取、年
微致动技术是微型机电系统(MEMS)设计制造的重要技术基础。本论文围绕微型热致动器的研制开发,对热致动方式进行较为深入研究,利用硅微细加工工艺制造出多种微型热致动器,并
房地产有效制度供给的不足,包容性基础制度建设的缺失,是造成我国房地产市场扭曲和长效治理机制缺位、滞后的根源。结合新时代对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要求和房地产的功能
AZT的5′-二苯基系列磷酸酯衍生物在体外抗病毒实验中显示了良好的抗HIV病毒活性,具有开发为新型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潜力.本文采用PCl3一锅法合成了系列核苷二苯基磷酸酯,并
采用Fischer合成法,以苯肼和苯乙酮为原料,在醋酸催化下缩合生成苯乙酮苯腙,苯乙酮苯腙在多聚磷酸催化下,经加热重排、环化后消除一分子氨,得到目标产物2-苯基吲哚。实验操作
<正> 亚磷酸三(2,4-二特丁基苯基)酯(国外商品牌号 Irgafos 168,简称 TBP)是优良的辅助抗氧剂之一,它与主抗氧剂并用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它不仅是性能优良的亚磷酸酯新品种,而
研究钼 (Ⅵ )与 2 羟基 3 甲氧基苯基荧光酮 (HMPF)的显色反应。在磷酸介质中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作用下 ,钼 (Ⅵ )与HMPF形成红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5 2 5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