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效课堂改革在各省市中小学校中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在这场课程改革中,各种形式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中较为有名的是:昌乐二中“271”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336”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等。这些学校运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促使了一大批教育工作者竞相模仿,将这些名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引进课堂教学中。笔者所在的湖北省某中学正处在改革的大浪潮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教师们多次去往昌乐二中和远安一中学习高效课堂改革,并在我校进行高效课堂实践教学。本文介绍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教学实践情况,指出实践过程中的成效与形成的负效应,并对这些负效应提出了改善措施。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教学实验法等方法,调查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化学课程实践过程中使用情况和实践效果。研究发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化学课程教学中虽然提升了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表达能力等也有提升,但是存在着导学案编写固化、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和教学目标无法有效达成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让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之路越走越宽,教师不能生搬硬套将名校模式直接拿来用,应该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编写出灵活的导学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讲述了该项研究所处的背景和研究的实际意义、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的介绍,包括建构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有效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有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为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的现状调查,主要是对笔者所在的湖北省某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调查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的运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主要包括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课堂中教学目标实施情况、学生阶段测试成绩的情况。同时,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取得的成效和产生的负效应进行反思。第四部分阐述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负效应的矫正策略,对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改进提出一点建议。第五部分为高效课堂矫正策略的实施情况与反思。第六部分为结论与讨论,阐述了研究的结论、创新和意义,最后是研究的不足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