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洲是内陆干旱区生态系统的核心,由于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的特殊组合,具备了建立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优越条件,形成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水资源是绿洲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绿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由于气候干旱,多数绿洲地区都是地表水资源严重匮乏,因此,地下水就成了支持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不能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导致许多绿洲都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腰坝绿洲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东屏贺兰山,西邻腾格里沙漠。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开发,曾是阿左旗重要的粮食基地。然而近年来,由于未能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使得腰坝绿洲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在局部地区还出现了地裂缝,依赖地下水生长的绿洲人工和天然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水分供给而衰败、死亡,造成地表裸露和土地沙化;同时,地下水矿化度逐渐增大,局部地区地下水水质已经无法满足饮用水的标准,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质量。本论文首先概述了腰坝绿洲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历史状况,探讨了绿洲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诱发原因;进而,介绍作者参与完成的野外抽水试验,利用抽水实验资料计算水文地质参数,在取得实测的水文地质参数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和当地实际,利用断面流量法确定侧向补给量。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在第五章利用开采系数法确定腰坝绿洲的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最后,引用项目组研究成果,根据绿洲现有人口规模、耕地面积、作物种类以及生态环境状况,以绿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等指标,通过多目标规划手段对2010、2015、2020年绿洲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种植结构进行了优化配置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