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预应力加固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 : 41次 | 上传用户:w1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物的维护和加固处理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有关加固措施的应用和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仍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体外预应力作为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是指对布置于承载结构主跨体之外的钢索施加预应力所形成的预应力结构体系。采用体外预应力具有可以简化预应力筋曲线,减小摩阻损失;减小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可更换预应力筋,并便于在使用期内检测和维护;以及施工工艺简便等优点而在加固工程特别是桥梁加固中得到了广泛得应用。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的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计算、加固机理、加固设计及加固效果的评价做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这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提供依据,并有利于作出更合理的设计,进而改善结构性能。具体内容如下: 1、针对现有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计算中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改进的计算方法,即变形能法。该方法计算结果与传统的力法基本一致,而且变形能法还可以推广到更复杂的结构计算,尤其是数值计算中,因此变形能法具有一般性。另外,从计算过程考虑,变形能法只需求出不同区段轴力、弯矩及其偏导数的表达式,而力法则需绘出单位力及基本结构轴力、弯矩图,并利用图乘法计算系数和自由项等,用变形能法求解显然要更加简便; 2、运用等效荷载理论,从施加预应力及活载作用两个阶段,对体外预应力筋与梁体的作用进行分析,初步研究分析了体外筋的加固机理,并采用等效荷载法计算了体外筋加固连续梁体系的次弯矩; 3、从数值模拟的角度,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首先,对某一采用体外预应力筋进行加固处理的混凝土简支梁,加固前后的应力、应变、挠度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次,对采用不同体外筋布筋方式加固简支梁的加固效应进行了比较;最后,对设一个转向块体外筋加固的简支梁受力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探讨了体外筋的作用机理。
其他文献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P3s)是近年来出现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以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新模式。卫生科技创新投入多、周期长、风险大,光靠政府和医疗卫生
根据2004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举行的全国软科学研究机构负责人调查回收的250份问卷测试结果,本文对过去全国软科学研究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改。针对评
本论文以本人在社会实践中对企业运行管理模式的亲身感悟为基础,通过自身所学建筑专业知识,以建筑为观察视角,分析企业总部建筑空间与企业特质文化的关系。 从环境心理学
随着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传统工业的换代改造以及节约能源要求的不断提高,开关电源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的计算机设备和各种高效便携式电子产品发展趋于小型化,要求与之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及时对处于困境、遭受挫折,经历个人危机的师生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方式,以帮助他们平衡已失衡的心理状态,获得成长。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国内
提出了以单片机和彩色液晶显示器为硬件基础开发游戏的思想.并具体介绍贪吃蛇游戏的开发过程.同时给出了完整的硬件电路原理图与主要程序流程图.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
神经科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之一,近年来随着脑成像和脑电测量技术的日益成熟,神经科学与管理学等相关领域不断地交叉融合,使得神经管理学等交叉学科进入视野,并随之发展。
在应激状态下,各种有机体都有其共同的分子反应.即正常基因表达的抑制和一组特殊基因-热休克蛋白基因的激活和表达.并导致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HSP)的大量产生.近
目的制备与表征吡嗪酰胺共晶,并考察其溶解度。方法运用研磨法制备吡嗪酰胺共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P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红外光谱法(IR)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