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动性是股票市场与生俱来的基本属性,一个成熟稳定的股票市场应该具有适度的波动性。然而频繁且剧烈的波动会使投资者难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同时也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诱发经济危机。 对于融资融券业务来说,股价的异常波动容易给市场、证券公司以及投资人带来风险。证券融资融券交易是海外证券市场普遍实施的一种成熟的交易制度,是证券市场基本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具有提高市场流动性、缓冲市场波动、发现市场合理价格、对冲避险和为机构创造盈利的积极效应,是完善证券市场机制,促进金融产品创新,优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适时引进融资融券交易对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证券市场正处在飞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迅速增长,规范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市场的发展不仅激发了证券信用交易的内在需求,也推动了相关法律制度环境的变革。不久前新《证券法》及相关法规、管理办法的颁布为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奠定了法律和政策基础,证券市场的各项基础条件已基本成熟,融资融券制度的推行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不同种类的股价异常波动给融资融券业务带来的风险。在我国,股价异常波动的最主要形式表现为连续的涨跌停,由于当股价触及涨跌停限制时,某一方向的交易将受到限制,因此,对于融资融券的参与者来说,将面临无法及时平仓的风险。本文在统计了自1996年12月16日我国实行涨跌停板制度以来,国内股票市场出现连续涨跌停的情况,分析了连续涨跌停的一般特征。 本文在研究股价异常波动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融资融券相关政策法规,为进一步规避由于股价异常波动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