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由来已久并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传统研究中,研究者使用政策变量与一个或两个宏观经济变量建立VAR模型,找到政策变量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一对一的关系。由于少数几个宏观经济变量无法全面反映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政策变量与某一个宏观经济变量一对一的关系也无法反映政策变量对宏观经济整体发展的作用,这就需要增加多个宏观经济变量以获取经济发展的完整信息。由于VAR模型自身的特点,当变量较多、维数过高时估计模型,模型自由度消耗严重,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但是我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发布频率以月、季、年为主,不可能获得足够规模的数据量,数据相对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全面反映货币变量与宏观经济整体发展情况的关系,并且克服VAR维度过高自由度消耗过大而数据不足的情况,本文采用因子VAR模型(FAVAR)作为基础模型,选取8个宏观经济变量综合反应经济发展,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两个能够代表宏观经济发展情况的因子,然后选取3个货币政策变量:货币供给量、汇率、利率,将每一个政策变量与宏观经济因子分别建立因子VAR模型,寻求每一个政策变量与宏观经济因子之间的关系。因子VAR模型的常系数无法刻画我国货币政策随时间的不断推移改革的不断进行,有效性不断变化的情况。为了刻画这种变化过程,因子VAR模型的系数必须具有时变性,所以本文在因子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了时变参数因子VAR模型(TVP-FAVAR),描绘不同时间段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产生的时变性影响,突出我国货币政策改革随时间不断深化的效果,刻画不同时间段处于改革进程中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具体作用。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发现我国货币政策整体上是有效的,但是选择不同的政策变量,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明显的差异,并且选择同一货币政策在不同时期由于改革方式不同,改革进程不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有明显不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力度在不断减弱,货币供给量的有效性水平也随之不断减小。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后,新的汇率制度在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方面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利率市场化水平较低致使货币政策有效性在一定程度被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