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健康素养是近年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组成,被国际公认为是维持全民健康的最经济有效的策略。健康素养严重影响着国家的公共卫生和个人的医疗保健,低健康素养会给社会整体健康状况和国家卫生系统带来负面影响,导致额外的卫生支出。对于个人来说,低健康素养影响着个人健康状态和医疗保健行为。我国健康素养研究刚起步,首次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公民普遍缺乏健康素养,这也说明了开展健康素养干预研究的重要性。国际上广泛认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改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并将健康素养的改善情况作为反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在健康素养的研究中大部分关注社区居民,对于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较少。高职学生在高考中属于第三批录取的大专层次,综合素质与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着差距,是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群体,了解高职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并探索适宜的干预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山东省滕州市高职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影响健康素养水平的相关因素,在高职学生中探索适宜的干预模式以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为探索针对高职学生健康素养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采用高职学生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了解滕州市高职学生健康素养基本现状,包括高职学生的一般情况及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的得分情况等,分析影响其健康素养的因素。2、了解高职学生获取健康信息的途径,以及获取相关知识的期望渠道,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干预方法。3、实施干预措施并评估干预效果,包括开设健康教育讲座、组织学生观看《健康素养66条宣传片》、QQ群宣传讨论、教室内黑板报、班级发放《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等方法。通过干预前后对调查问卷各部分的得分情况,比较不同干预方式的效果差别。研究结果:干预前学生中9.88%具备健康素养。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依次为26.69%、1.65%、66.06%。干预后学生中24.11%具备健康素。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依次为39.81%、13.59%、62.62%,除具备技能外比干预前有显著提高。研究结论:1.滕州市高职在校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与山东省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相当,但三方面素养水平不均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问题,具备健康生活方式素养的学生比例仅为1.65%,远低于山东省居民具备的人口比例8.09%。2.学生健康素养受性别、专业、家庭收入等多种因素影响。促进他们的健康素养应根据不同人口学特征,使之更具有针对性。3.对高职学生进行干预对无论健康素养还是健康素养三个方面得分均有所提高,干预是有效的。4.干预效果最好的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是健康讲座方式,但需要学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让学生自主学习《健康素养66条》宣传手册是一种非常方便有效、成本低廉切实可行的干预方式。5.应大力推进高职学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积极探索提高在校学生健康素养的新方法,并定期开展高职学生健康素养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