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320a靶向RACK1抑制结直肠癌增殖与侵袭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z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miR-320a和RACK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我国CRC的发病率依然呈上升态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获得较高的治愈率和较好的预后。故进一步探究CRC的发病机制,找寻新的无创肿瘤标志物与治疗靶点,对CRC的早期诊断、药物研发以及改善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iR-320a作为CRC相关miRNA的重要一员,已有文献报道其在CRC中扮演着抑癌因子的角色。本课题前期试验结合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结果提示,在CRC中miR-320a可能参与调控了活化蛋白激酶C1受体(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1,RACK1)的表达。本部分旨在通过检测CRC患者癌组织内miR-320a和RACK1蛋白的表达以及血清和粪便中miR-320a的表达,评价miR-320a和RACK1蛋白对于CRC的诊断价值,分析CRC患者癌组织内miR-320a和RACK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1、采用qRT-PCR法检测CRC患者癌和癌旁组织内miR-320a的表达,同法检测CRC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与粪便样本中miR-320a的表达。分别比较患者癌和癌旁组织中、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样本中、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粪便样本中miR-320a的表达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别评价组织、血清和粪便样本中miR-320a的检测对于CRC的诊断价值。2、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CRC患者癌和癌旁组织内RACK1蛋白的表达。比较癌和癌旁组织中RACK1蛋白的表达差异。ROC曲线评价组织样本中RACK1蛋白的检测对于CRC的诊断价值。3、收集CR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癌组织内miR-320a和RACK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4、采用qRT-PCR法检测CRC患者癌和癌旁组织内RACK1 m RNA的表达。比较癌和癌旁组织内RACK1 m RNA的表达差异。Pearson检验分析RACK1 m RNA在癌和癌旁组织内表达变化与RACK1蛋白在癌和癌旁组织内表达变化的相关性;分析miR-320a在癌和癌旁组织内表达变化与RACK1蛋白在癌和癌旁组织内表达变化的相关性。5、使用生信软件Targetscan(Targetscan 6.0,http://www.targetscan.org)对miR-320a的目的基因进行预测。结果:1、miR-320a在CRC患者癌组织、血清和粪便样本中的表达均发生显著下调(P均<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组织样本中miR-320a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值为0.705,对CRC诊断的敏感性为42.9%、特异性为71.4%;血清样本中miR-320a的AUC值为0.844,对CRC诊断的敏感性为76.2%、特异性为92.9%;粪便样本中miR-320a的AUC值为0.919,对CRC诊断的敏感性为81.0%、特异性为95.2%。2、RACK1蛋白在CR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发生显著上调(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组织样本中RACK1蛋白的AUC值为0.909,对CRC诊断的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71.4%。3、CRC患者癌组织内miR-320a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神经侵犯相关;肿瘤越大、分化程度越低、浸润程度越深、存在淋巴转移及脉管神经侵犯时,miR-320a的表达越低。RACK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脉管神经侵犯相关;肿瘤越大、分化程度越低、浸润程度越深、存在脉管神经侵犯时,RACK1蛋白的表达越高。4、RACK1 m RNA在CRC患者癌与癌旁组织内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4)。分析比较RACK1 m RNA在癌和癌旁组织内表达变化与RACK1蛋白在癌和癌旁组织内表达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二者的相关性很低(R=0.324,P=0.036)。分析比较miR-320a在癌和癌旁组织内表达变化与RACK1蛋白在癌和癌旁组织内表达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二者呈明显的负相关性(R=-0.800,P<0.001)。5、查询生信软件Targetscan发现miR-320a与RACK1基因的3’UTR存在互补序列,即RACK1为miR-320a的潜在目的基因。结论:1、结直肠组织中miR-320a和RACK1蛋白检测,对于CRC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血清和粪便中miR-320a的检测在CRC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提示miR-320a可作为CRC诊断的潜在无创肿瘤标志物。2、在CR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miR-320a与RACK1蛋白的表达变化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低表达miR-320a及高表达RACK1蛋白均与CRC的进展相关,结合生信软件预测提示在CRC中miR-320a可能参与调控RACK1基因的表达。第二部分miR-320a靶向RACK1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初步研究目的:RACK1在文献报道中大多作为癌基因促进各类肿瘤的产生与发展,其在CRC中所起的作用目前尚存在争议。miRNA调控着超过1/3的人类基因表达,是目前调控基因表达的第一大家族。文章第一部分的临床数据分析和生信软件预测结果提示CRC中miR-320a可能参与调控了RACK1基因的表达。本部分旨在明确RACK1蛋白在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中所起的作用。探讨结肠癌细胞中miR-320a对RACK1基因的靶向调控作用及其对于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1、检测miR-320a与RACK1蛋白在各结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筛选典型细胞系作为进一步实验对象。2、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将靶向RACK1基因的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sh RACK1转染至HCT116细胞内。WB法测定转染sh RACK1后细胞内RACK1蛋白的表达,明确模型是否构建成功。采用MTT法观察转染sh RACK1后HCT116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分别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观察转染sh RACK1后HCT116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改变。3、采用脂质体法将miR-320a模拟物agomiR-320a转染至HCT116细胞内。qRT-PCR法测定转染agomiR-320a后细胞内miR-320a的表达,检测转染效率。WB法测定转染agomiR-320a后细胞内RACK1蛋白的表达。采用MTT法观察转染agomiR-320a后HCT116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分别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观察转染agomiR-320a后HCT116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改变。4、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miR-320a对RACK1基因3’UTR的结合作用。结果:1、在各结肠癌细胞系中,HCT116细胞中miR-320a的表达最低,RACK1蛋白的表达最高,故选用HCT116细胞进行下一步试验。2、将sh RACK转染至HCT116细胞后,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内RACK1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说明RACK1蛋白低表达细胞模型构建成功。MTT实验结果显示下调HCT116细胞内RACK1蛋白的表达会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下调HCT116细胞内RACK1蛋白的表达会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3、将agomiR-320a转染至HCT116细胞后,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内miR-320a的表达显著上调,说明miR-320a过表达细胞模型构建成功;检测细胞内RACK1蛋白结果显示其表达显著下调,说明miR-320a可抑制RACK1基因的表达。MTT实验结果显示上调HCT116细胞内miR-320a的表达会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上调HCT116细胞内miR-320a的表达会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4、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320a可与RACK1基因的3’UTR特异性结合并抑制荧光素酶的表达,证明RACK1为miR-320a的目的基因。结论:1、RACK1基因在结肠癌细胞中作为促癌因素存在,降低其表达将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2、miR-320a在结肠癌细胞中通过靶向下调RACK1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 锥光束乳腺CT与MRI、乳腺X线摄影对非肿块强化病变相关指标诊断的一致性分析目的 探讨锥光束乳腺CT(Cone beam breast computed tomography,CBBCT)与MRI对非肿块强化病变(Non-mass enhancement lesions,NMELs)的强化分布类型及内部强化特征,CBBCT与乳腺X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对钙
第一部分MCU rs7901016 SNP与血脂水平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背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和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和致残的两种主要疾病。遗传因素是CHD和IS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父母CHD病史是卒中的危险因素,卒中家族史是CHD的危险因素,这些研究表明这两种疾病具有相似的病理机制和遗传易感性
第一部分内质网应激对ACC细胞生物行为影响的体外研究目的:在体外探讨内质网应激对人肾上腺皮质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内质网应激诱导剂Thapsigargin(TG)干预ACC细胞系(SW-13细胞及NCI-H295R细胞);CCK8法检测两个细胞系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FITC/PI法)、Hoechst 33258法、透射电镜检测TG对ACC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T
研究背景及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高复发、高转移的特征,使得肝癌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重大的医疗负担,而且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瓶颈。在肝癌术后复发中,由于早期复发预后更差,因此探寻肝癌术后早期复发患者体内的关键分子,对于肝癌的靶向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环
第一部分miR-30e-5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目的:探讨miR-30e-5p在胰腺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及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48例配对胰腺癌及其癌旁胰腺组织,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胰腺癌。采用miRNeasy FFPE试剂盒提取RNA,q RT-PCR检测胰腺癌组及癌旁组中miR-30e-
第一部分超声造影和定量分析在门静脉癌栓诊断和分型中的价值研究目的:通过与增强CT(CECT)对比,分析超声造影(CEUS)在动态反映门静脉癌栓(PVTT)血流灌注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能力,探讨CEUS和定量分析在PVTT诊断和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PVTT患者,治疗前均进行常规超声(US)、CEUS和CECT检查,根据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和肝细胞癌合并门静
目的:T2DM(type 2 diabetes mellitus,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性疾病。虽然目前每一个被确认的基因变异只能解释人类人群中T2DM风险的微小部分,但其也有助于我们对T2DM发病机制的逐步理解。关键启动基因是在调控网络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基因,从诸多基因中发掘T2DM的关键启动基因,是当前T2DM生物信息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AMPK信号通路在维持代谢稳态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第三大主要原因,每年死亡病例约78万例,每年新增病例约84万例,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七位。在我国,原发性肝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胃癌,位居恶性肿瘤死因第三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尽管外科手术是HC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HCC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疾病进展期
背景:百草枯(paraquat PQ)是一种剧毒除草剂,能引起以急性肺损伤为代表的多脏器损害。临床中发现百草枯中毒患者血NT-pro 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可明显升高,其变化特点与原因尚不清楚,如果补充外源性BNP(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是否能对PQ中毒患者产生保护性影响尚不清楚。现阶段在临床已有关于补充rh BNP治疗脓毒症相关急性肺损伤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这为rh BNP治疗百
冠状动脉微栓塞(Coronary Microembolizaiton,CME)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易损斑块破裂,或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微血栓栓子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碎屑进入冠状动脉微循环所导致的微循环血管堵塞。CME引起的无复流是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而无复流是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多个研究也表明CME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相关,包括左室重构及死亡率增加。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