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姑娘型”故事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类型,在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中的故事异文各具特点。傣泰民族的“灰姑娘型”故事情节丰富曲折,内容篇幅较长,语言生动朴实,民族文化内涵深刻,故事蕴意深长,在傣泰民族地区家喻户晓。但是,由于中国的傣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早已分居于三个国家,随着不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国家的差异发展,傣、泰、掸民俗文化渐渐有所差别,“灰姑娘型”故事在不同国家的傣泰民族中也有所变化。笔者通过对傣、泰、掸中流传的“灰姑娘型”故事进行比较研究,观察“灰姑娘型”故事在不同国度的傣泰民族中流传、变异情况和文化内涵。本文共分为五部分。在绪论中,笔者简述了写作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简述了傣族、泰族、掸族的文化特征。在第一章中,笔者对傣泰民族“灰姑娘型”故事作出界定,选取典型的故事异文;翻译傣族的《檀香树》故事和掸族的《梅勇树》、《阿銮朗玉相过》故事;分析并比较九个故事的主要故事情节。在第二章中,通过对傣、泰、掸“灰姑娘型”故事蕴意的挖掘,归纳故事母题,分析故事结构。认为故事表达出“一夫两妻是导致家庭破裂、子女受害原因”和“母爱伟大,母爱重要”等蕴意。在第三章中,通过对傣、泰、掸“灰姑娘型”故事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故事中的佛教思想,家庭观念,着重论述故事中的教导。认为傣泰民族“灰姑娘型”故事始终是一部教导世人遵守家庭伦理道德,引导世人一生行善积德的道德教育教科书。在结语中,笔者再一次归纳了傣泰民族“灰姑娘型”故事的特点,阐述了笔者的观点、不足和今后想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