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理论视阈下的深圳城中村社区治理变革路径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zhe1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中村社区是我国城市治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特殊治理空间,政府通过调整制度、政策和治理行动等,可以使其适应并且推动城市社会治理的发展和变化。深圳城市发展迄今已经走过40年历程,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的变化,城中村社区治理在制度模式、治理工具模式和行动模式等方面也几经变化。论文借助整体性治理理论,结合深圳城中村社区治理的特征,构建了包含制度、工具、行动三个维度的综合分析框架,通过收集与梳理文献资料,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从上述三个维度探索和分析深圳城中村社区治理的变革路径。通过研究本文发现城中村社区治理变革在制度、工具和行动三个层面分别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城中村社区治理的制度变革路径是从“居站分设”模式走向“社区大党委”模式,变革的核心关键在于通过重塑社区治理结构,强化党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领导地位、理顺社区治理主体间关系,以此吸纳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促成“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的转变。第二,城中村社区治理的工具变革路径是从“强制性工具主导模式”转向“混合工具模式”,治理工具运用模式变革的核心关键在于通过优化政策工具配置、摆脱传统的“单一工具模式”,强化政策工具组合效能。第三,城中村社区治理的行动模式变革路径是从“以拆代治”模式到推行“综合治理”模式,行动模式转变的核心关键在于创新城中村社区治理运作机制,实现社区群体利益的动态平衡,通过创新治理资源的协调整合机制,实现城中村社区从“内部治理”走向“城市共生”。论文分析深圳城中村社区治理制度、治理工具和治理行动模式的变革路径,从变革目标、变革方式与变革趋势三个方面揭示深圳城中村社区治理变革的总体特征,是城市治理变革历史的一次宏观性、整体性与动态性的研究探索。
其他文献
既往的威尔逊行政思想研究,大多是对他的政治与行政二分论作诠释性研究,而忽视对他的知识基础的剖析与确认。不同于单一文本解读方式,本研究尝试从知识基础这一解读方式,来重新认识伍德罗·威尔逊的行政思想。本文中心论点是伍德罗·威尔逊是一个宪政主义行政思想家。以整体文本取代单一文本的解读方式,以“知识基础”这一概念表现出威尔逊整体学术思想及其方法论。即知识基础的内在逻辑是威尔逊的宪政主义价值取向、科学认识论
城市是创新活动的空间载体,提升城市的创新水平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城市提供一个有利于创新增长的政策环境,对于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当前,区域房价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来缓解房价上涨对城市创新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中,2011年的房产税改革被寄以厚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探究房产税改革是否可以促进城市的创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相比于传统的线下教育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当MOOC学分课在全球高校广泛开展起来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学习者的诚信问题。由于在线学习中缺乏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部分学习者存在侥幸心理,会选择采用“刷课”、抄袭、替考等作弊手段来完成课程考核,以达到轻松获取学分的目的。采用作弊手段进行在线学习会造成学习效果评价不准确、学习质量不高等问题,这将会对MO
哈罗德·D.拉斯韦尔是现代公共政策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首先将公共政策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以广阔的社会科学领域为根基建立起了公共政策的知识大厦。他关于公共政策的简洁定义和特征描述至今仍是该领域的争论焦点。尤其是他所提出的政策过程的阶段划分思想和民主的政策科学思想对后来公共政策学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拉斯韦尔的这些独特而迷人的公共政策思想却几乎从未被人深入地研究并清晰地呈现出来。因此,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健康老龄化已成为研究热点。跌倒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问题。跌倒后的长时间躺地将对老年人进行“二次伤害”从而导致危害加重甚至引起死亡。因此,跌倒检测的研究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基于可穿戴传感器的跌倒检测研究近年来层出不穷,但大多数研究由于算法的局限性,很难在跌倒“漏报”和“误报”中平衡。这些研究大多采用了躯干和后背作为传感器的放置位置。随着智能手环手表的普及,通过手
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是在线教育面向全社会、实现全面教育公平的一次卓有成效的尝试,是线下教育强有力的补充和丰富。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在线接入的方式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课程与知识。本课题以MOOC平台Web日志分析为项目背景,开展学习行为序列分析的相关研究工作,并结合在线教育指标评估的相关需求,为线上学习效果的预测提供最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深刻转型的特殊背景之中,如何有效化解复杂社会矛盾并维护社会稳定成为当下需要迫切解决的治理难题。信访治理是国家缓和社会矛盾及调节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命题之一,对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治理环境的复杂化依然向信访治理抛出不少挑战,基层信访矛盾化解成效依旧不高,难以从根本化解社会冲突,突出表现为各地信访事件仍处于高位运转状态。尤其近年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政府设立了社会组织支持平台(又称“公益孵化器”)来推动社会组织的生长与发展。本文指出,以组织孵化为导向的社会组织培育模式存在的弊病日益凸显,已不适应于现阶段社会组织的发展需求,难以培育有生命力的社会组织,故而社会组织支持平台需要寻求一种新的运作模式。基于对社会组织生态系统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以“生态营造”为导向的培育模式,并从生态营造思维的形成、跨部门协作网络的搭建、社会组织能力提
“社区居委会”虽是多次更名演变而来,但其演变都同宪法变化密切相关。“社区居委会”一直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典传统认定的“城市居民的组织”,是具有极强的“正式性”组织。这种“正式性”主要体现在它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和城市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之一。但这种“正式性”长期停留在“文字”和“词义”上,并没有转化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其中人大闭会履职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在人大闭会期间,人大代表立足于民众需求反映沟通民意,需要政府及时回应并解决,因此有效的政府回应是更好地发挥人大制度的作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可靠保证。那么,人大闭会履职的政府回应现状是怎样的?包括哪些过程?影响回应的深层次因素是什么?有哪些回应类型与表现?以人大监督权力理论和马克斯·韦伯(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