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_0010029/miR-6743-5p/PRDM2轴调控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circ_0010029、mi R-6743-5p、PRDM2之间的相关性,阐明circ_0010029通过海绵吸附作用影响mi R-6743-5p的表达量,从而调控PRDM2的表达,并影响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方法:1.通过q RT-PCR检测3例正常脑组织和21例胶质瘤组织中circ_0010029、mi R-6743-5p、PRDM2的表达水平。2.通过q RT-PCR检测人脑正常胶质细胞(HEB)和恶性胶质瘤细胞株U87和U251中circ_0010029、mi R-6743-5p、PRDM2的表达水平。3.过表达circ_0010029质粒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和U251。每组细胞株分为两组:第一组:空载体组(vector);第二组:过表达circ_0010029组(over-circ)。4.通过q RT-PCR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circ_0010029的表达水平,并通过CCK-8法、MTT法、Transwell小室侵袭、Transwell小室迁移、Wound healing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5.通过q RT-PCR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mi R-6743-5p、PRDM2的表达水平。6.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PRDM2蛋白的表达水平。7.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技术(DLR)检测circ_0010029与mi R-6743-5p之间是否存在结合位点,mi R-6743-5p与PRDM2之间是否存在结合位点。结果:1.与正常脑组织相比,circ_0010029及PRDM2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水平下调,mi R-6743-5p的表达水平上调。2.与正常人脑胶质瘤细胞(HEB)相比,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中的circ_0010029和PRDM2的表达水平下调。相反,mi R-6743-5p的表达水平上调。3.CCK-8实验和MTT实验的结果显示,过表达circ_0010029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Transwell小室侵袭、Transwell小室迁移、Wound healing划痕实验显示,过表达circ_0010029组侵袭及迁移能力均减弱。4.过表达circ_0010029后,mi R-6743-5p的表达水平下调,而PRDM2的表达水平上调。5.Western blot实验:过表达circ_0010029组PRDM2蛋白表达水平上升。6.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技术(DLR)显示circ_0010029与mi R-6743-5p之间存在结合位点,miR-6743-5p与PRDM2之间存在结合位点。结论:1.circ_0010029及PRDM2在人脑胶质瘤组织及胶质瘤细胞株U87和U251中低表达。2.miR-6743-5p在人脑胶质瘤组织及胶质瘤细胞株U87和U251中高表达。3.circ_0010029通过mi R-6743-5p/PRDM2轴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治疗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与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为今后临床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的受益人群提供指导价值。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D-1抑制剂单药治疗的12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
背景与目的: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2,ROCK2)与肿瘤的恶性进展紧密相关,肿瘤的侵袭及迁移是导致其治疗失效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分析骨肉瘤组织中ROCK2的表达及探讨其对骨肉瘤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骨肉瘤组织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在围肝门胆管癌手术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差异,初步评估腹腔镜在围肝门胆管癌手术中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20年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围肝门胆管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肝功能分级、肝功能情况(TBIL、ALT、AST、ALB)、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肝功能
背景:膀胱癌是全球范围内第10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较高的死亡率。近年来有研究表明,CAB39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未见相关报道。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AB39在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体外实验观察CAB39对膀胱癌细胞二维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探索CAB39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的作用,为寻找膀胱癌新
目的:探究乳腺癌周组织中VEGFR-3、微淋巴管密度及乳腺癌组织中SEMA4C的表达与前哨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纳排标准选取南昌市第三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期间初治诊断的乳腺浸润性癌患者共213例,均行全乳切除术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术。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这些患者乳腺癌中及癌周组织中VEGFR-3、SEMA4C蛋白的表达、以及微淋巴管密度(D2-40标记),并收集相关临床病理数
背景:结直肠癌(CRC)是消化道最常见的肿瘤,其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复杂过程。目前在结直肠肿瘤的分子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结直肠肿瘤的5年生存率并没有明显改善。多项研究已经表明了泛素结合酶E2M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泛素结合酶E2M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尚未有明确报道。因此探明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将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治。目的:探讨UBE2M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结直肠肿瘤
目的:食管癌是人类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食管癌重要的方式。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术后的生活质量与术后并发症状的严重程度又密切相关,因此改进手术技术以减少或控制这些症状是很重要的。食管胃舌状黏膜瓣吻合技术为食管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吻合方式,本次回顾性研究评估食管胃舌状黏膜瓣颈部吻合术在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探索该吻合技术对改善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为提高患者术后
为深入探讨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现状,采用网络关注度作为研学旅行发展的替代观测数据,利用赫芬达尔系数、变异系数、莫兰指数、季节性集中指数分析研学旅行网络关注的时空分布特征,使用自然断点法将我国34个省份划分为5个发展等级并对区域网络关注度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学旅行前期增长较快,但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后续发展明显放缓;(2)主动关注较少,研学旅行网络关注度呈现出季节性波动特征,相关搜索
第一部分ⅠB3-ⅡB期宫颈癌手术综合治疗对比同步放化疗疗效的meta分析目的: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ⅠB3-ⅡB期(FIGO 2018)宫颈癌手术综合治疗对比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OVID、Embase),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截止。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国内外相关随机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mGPS)、高敏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HS-mGPS)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提供预后线索。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SCLC患者,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血液学指标及影像资料,构建患者临床基本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S-NSE、BMI、ECOG评分、肿瘤原发